书房内的谈兴正浓,不知不觉间,已近午时。
陆仁本想留白瑾瑜在府中午膳,但白瑾瑜却以家中尚有事务为由,婉言谢绝了。
陆仁虽然有些遗憾,却也不好强留,便亲自将白瑾瑜送出了府门。
陆微澜也随着父亲一同相送。
走到垂花门处,白瑾瑜停下脚步,再次对陆仁和陆微澜拱手作揖:“今日叨扰陆伯父多时,聆听伯父教诲,又得见陆二小姐高才,实乃瑾瑜之幸。改日若有机会,定当再来拜访。”
他这话,说得情真意切,目光在扫过陆微澜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和期盼。
陆仁哈哈一笑,道:“瑾瑜贤侄客气了。你我两家本是世交,日后尽管常来走动便是。老夫也乐于与你这等青年才俊多亲近亲近。”
陆微澜也微微福身,道:“白公子慢走。”
就在白瑾瑜转身欲行之际,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陆微澜腰间系着的一块玉佩上。
那是一块色泽温润的羊脂白玉,雕琢成一片小巧玲珑的竹叶形状。玉佩的雕工并不繁复,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简约,但线条却异常流畅自然,将竹叶的清雅飘逸展现得淋漓尽致。玉佩的边缘打磨得极为光滑,触手生温。最特别的是,那竹叶的叶脉纹理,清晰可见,仿佛是天然生成一般,巧夺天工。
这块玉佩,与陆微澜今日所穿的湖蓝色素面夹袄和月白色湘裙,以及她头上那支简单的碧玉簪,搭配得相得益彰,既不显得张扬,又不失雅致,反而更衬托出她那份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独特气质。
白瑾瑜本就对玉石颇有研究,一眼便看出这块竹叶玉佩绝非凡品。其玉质之佳,雕工之巧,意境之雅,都远胜他平日里见过的那些所谓名贵玉佩。
但他更在意的,是这块玉佩所展现出的那种独特的品味。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佩戴玉饰,大多追求的是材质的珍贵、雕工的繁复、以及寓意的吉祥。比如龙凤呈祥、福寿连绵、麒麟送子等等。
而陆微澜这块竹叶玉佩,却反其道而行之。它没有繁琐的雕琢,没有炫耀的材质,虽然玉质极佳,但并不张扬,也没有刻意追求什么吉祥寓意,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片竹叶,却于简约之中,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清雅脱俗、卓尔不群的韵味。
这种品味,与陆微澜本人给他的感觉,竟是出奇的一致!
“陆二小姐这块玉佩……倒是别致得很。”白瑾瑜忍不住开口赞道,目光在那块竹叶玉佩上停留了片刻。
陆微澜闻言,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腰间的玉佩,微微一笑,道:“白公子好眼力。这块玉佩并非什么名贵之物,只是女儿偶然得之,觉得其形雅致,便随身佩戴了。”
这块竹叶玉佩,自然也是她从空间里取出的现代工艺品。是她前世一位从事玉雕设计的朋友,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采用的是上等和田羊脂玉,由技艺精湛的玉雕大师纯手工雕琢而成,设计理念追求的是简约、自然、空灵的意境。
她之所以选择佩戴这块玉佩,一来是因为其确实雅致好看,与她的气质相符;二来也是想通过这些小细节, 地展现一下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看看能不能遇到识货之人。
没想到,第一个识货的,竟然是这位白瑾瑜白公子。
“偶然得之?”白瑾瑜闻言,心中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如此品味的玉佩,绝非偶然便能得到的。其背后,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者……代表着佩戴者某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他看着陆微澜,若有所思地说道:“陆二小姐此言差矣。美玉有灵,择主而事。此玉佩虽简约,却意境深远,清雅脱俗,与陆二小姐的气质相得益彰,想来也是一段佳缘。”
他这话,说得颇有几分玄乎,倒像是在给玉佩相面一般。
陆微澜听了,心中暗笑,面上却故作不解地说道:“白公子此话何解?微澜愚钝,还请公子赐教。”
白瑾瑜微微一笑,道:“在下不过是胡乱猜测罢了,陆二小姐不必当真。只是觉得,能欣赏并佩戴此等玉佩之人,其品味和心境,定然也与众不同。”
他这话,看似是在说玉,实则是在说人。
陆微澜自然也听出了他话中的深意,知道这位白公子是在借玉佩来试探和品评自己。
她也不点破,只是淡淡一笑道:“白公子谬赞了。微澜不过是凡俗女子,只求随心自在罢了。这玉佩,也只是恰好合了我的眼缘而已。”
她这番回答,依旧是那般滴水不漏,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将一切都归于随心和眼缘,让人捉摸不透她的真实想法。
白瑾瑜见状,也不再追问,只是在心中对这位陆二小姐的高深莫测又多了一层认知。
他觉得,陆微澜就像一个被层层迷雾包裹着的宝藏,每当你以为自己已经看清了她的一角,却又会发现,在那迷雾之后,还隐藏着更多令人惊喜和着迷的未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