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庙会之上,那场堪称惊天动地的大瓜,最终以陆芷兰的惨败和狼狈不堪的仓皇逃窜而暂时落下了帷幕。虽然在陆微澜看似仗义执言、顾全大局的巧妙斡旋和护国寺管事僧人那明显和稀泥、息事宁人的处置之下,事情并没有在官面上进一步闹大,也没有惊动官府,但关于陆府嫡长女陆芷兰在佛门清净之地,当着成百上千香客的面,不慎遗失贴身秽物、“与不明身份的猥琐男子拉拉扯扯、纠缠不清”的香艳事迹,还是像长了无数双无形的翅膀一般,以一种令人咋舌的、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迅速在京城各大高门贵胄的府邸后院、贵妇圈和未出阁的小姐圈子里,如同瘟疫一般疯狂地传扬开来。
一时间,各种版本、各种细节、各种猜测,关于“工部陆侍郎府上的那位平日里眼高于顶、自诩才女的大小姐陆芷兰,实则私德不修,品行不端,行为放荡不堪,竟于庄严肃穆的佛门清净之地,做出此等不知廉耻、有伤风化之事”的流言蜚语,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甚嚣尘上,成为了京城各大茶楼酒肆、街头巷尾最新的、也是最劲爆、最能吸引眼球的谈资。人们在茶余饭后,闲谈莫论国事之余,便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当日庙会之上那惊心动魄的盛况,将陆芷兰当时的丑态百出和狼狈不堪描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他们自己当时就亲眼在现场见证了一切一般。更有甚者,还编造出各种不堪入耳的桃色情节,将陆芷兰与那神秘登徒子的关系说得暧昧不清,引人遐想。
陆芷兰的名声,因此一落千丈,如同从万丈悬崖之上坠落一般,摔得粉身碎骨。她从昔日里人人称羡、众星捧月般的京城第一才女、端庄娴雅的大家闺秀,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便沦为了众人鄙夷、不屑和肆意嘲笑的对象,成为了整个京城贵女圈中最大的笑柄和反面教材。她平日里那些所谓的情同姐妹的闺中密友,如今见了她也都如同见了索命的瘟疫一般,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自己因为与她走得太近而沾染上什么不好的名声,影响了自己的清誉和将来的婚嫁。有些平日里就与她面和心不和的贵女,更是背地里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巴不得她永世不得翻身。
陆芷兰气得在自己居住的长乐居里大发雷霆,如同一个失控的疯婆子一般,将房中所有能摔、能砸的东西都摔了个遍,名贵的青花瓷瓶、珐琅彩摆设、甚至是从宫里赏赐下来的玉器珍玩,全都碎裂一地,化为齑粉。那些她平日里引以为傲、视若珍宝的古籍字画,也被她盛怒之下撕成了无法修复的碎片,漫天飞舞。她披头散发,钗环散乱,双目赤红充血,如同一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复仇恶鬼一般,在狼藉一片的房中疯狂地尖叫着,咒骂着,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着那个害她身败名裂的该死的登徒子,咒骂着那些在庙会上对她指指点点、落井下石的无知刁民,更是不顾一切地、歇斯底里地咒骂着那个在她看来是这一切灾难的始作俑者——陆微澜!
“陆微澜!你这个贱人!你这个不得好死的蛇蝎毒妇!一定是你!一定是你这个卑贱的庶女在背后设计陷害我!是你毁了我的一切!我陆芷兰与你今生今世,势不两立!不共戴天!我一定要将你碎尸万段!挫骨扬灰!方能解我心头之恨!”陆芷兰的尖叫声凄厉而怨毒,如同受伤的野兽在绝望中发出的悲鸣,在寂静的夜空中远远地回荡着,令人听之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然而,无论她如何疯狂地发泄,如何恶毒地咒骂,都无法挽回已经如同泼出去的水一般,彻底败坏了的名声,也无法平息外界那些如同汹涌潮水般,几乎要将她淹没的负面舆论。她心中比谁都清楚,自己这一次,是彻彻底底地栽了,而且栽得不明不白,有口难言,连个喊冤辩解的地方都没有。她的人生,仿佛在瞬间从云端跌入了万丈深渊下的污浊泥沼,变得一片灰暗,毫无希望。一想到自己将来可能面临的凄惨处境,她就感到一阵阵的绝望和恐惧。
王氏在第一时间得知自己视若掌上明珠的女儿,竟然在护国寺庙会上出了如此惊天动地、骇人听闻的丑事之后,只觉得眼前一黑,气血翻涌,险些当场就气得晕厥过去。她苦心孤诣经营多年的贤妻良母的完美形象,以及她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被誉为京城第一才女的女儿陆芷兰那光鲜亮丽的美名,都因为这场突如其来、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飞来横祸,而受到了毁灭性的、几乎是无法挽回的沉重打击。她几乎可以清晰地预见到,日后陆芷兰的婚事,将会因此事而变得何等艰难坎坷,那些原本门当户对、甚至需要她们陆家高攀的顶尖世家,如今怕是都会对陆芷兰避之唯恐不及了。
她一边强忍着心中的滔天怒火和无尽的悔恨,心疼地安抚着那个早已哭得死去活来、几近崩溃疯狂的宝贝女儿,一边又气急败坏地秘密派出了府中最得力的心腹之人,去暗中调查那个在庙会上突然出现、又神秘消失的登徒子的来历和背景,以及那些突然出现的、作为罪证的女子亵衣的真实来源。她甚至不惜动用了自己在娘家王家的一些隐藏势力和人脉关系,想要将此事强行压下去,封锁消息,尽可能地挽回一些已经失去的颜面。但可惜的是,那名登徒子早已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根本查不到任何有用的蛛丝马迹,仿佛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而那些所谓的罪证,也被护国寺的僧人以秽物扰乱佛门清净为由,迅速地清理处理掉了,连根布条都没剩下。至于那些早已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整个京城大街小巷的流言蜚语,更是如同泼出去的水一般,难以收回,越传越离谱,越描越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