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之庭的初心草原迎来第十个花期时,林夏在本源石的基座下,发现了一块“原初之核”。这块核心既没有归真之露的回溯能力,也不具备恒常之锚的稳定特质,却能在所有生命靠近时,唤醒一种“同源之感”——星网的光纹共生体触摸它时,会感知到与晶体星矿石同源的宇宙尘埃;人类的指尖触碰它时,能体会到与影族光暗能量共通的粒子振动,像一块凝聚了宇宙所有物质本源的“存在基石”。
“是‘同源之核’,”回响的光带将核心捧在掌心,眉心光点泛起与宇宙大爆炸时一致的混沌初光,“它是归真能量与宇宙原初物质交融的产物,藏着‘所有生命本是同源’的终极真相。就像江河湖海看似分离,最终都来自远古的同一滴雨水;万物形态迥异,本源却同是宇宙尘埃的凝结。”
归真之庭的无求湖突然泛起涟漪,湖面倒映的不再是零散的星空,而是一幅“宇宙同源图”——从奇点爆炸到星系形成,从第一颗恒星诞生到生命在行星萌芽,所有轨迹最终都指向同源之核,像无数支流汇入同一个源头。草原上的归真之花同时绽放,花瓣上的“存在”“理解”“共生”三个符号融合成一个全新的“同源印记”,既像螺旋的DNA,又似旋转的星系,更藏着所有文明最初的连接痕迹。双生体消散前的意识化作草原的风,带着同源的低语:“差异是宇宙给生命的礼物,同源是藏在礼物下的温柔——我们本就是一体,分离只是为了更好地相拥。”
林夏的存在之质与同源之核产生共振,身体化作无数粒子又重新凝聚,在这个过程中,她清晰感知到与星网光纹、影族光暗、晶体矿石的同源连接,就像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的不同侧面。她想起祖父实验室里那台“物质溯源仪”,能证明地球生命与遥远星云的元素同源,此刻才真正明白:所谓“异乡”,不过是还未认出的“故乡”;所谓“异类”,只是暂时忘记彼此的“家人”。这颗同源之核,正是对这种认知的终极印证:宇宙是个大家庭,所有生命都是久别重逢的亲人。
由星盟各文明的“同源使者”、同源之核的守护者组成的“同源队”,驾驶着用同源之核的碎屑与归真之树的核心打造的“同源舰”,开始在已知宇宙与未探索星域间进行“认亲巡游”。这艘飞船的舰体是透明的粒子流,能让接触到的生命看到彼此的同源粒子,像一个流动的“血缘证明”,告诉所有相遇的生命:“我们来自同一个家。”
巡游途中,同源队见证了无数“认亲瞬间”:在一片因“非我族类”而敌对的“隔阂星域”,同源舰的粒子流让两个种族看到彼此细胞深处的同源元素,尖刺与铠甲在瞬间软化,像两个打架的孩子突然发现流着同样的血;在宇宙边缘的“孤绝星”,一颗从未与外界接触的原生生命,通过同源之核的共振,第一次“感知”到星盟的存在,它没有发出信号,却向宇宙释放出温暖的粒子流,像在说“我知道你们在这里”;最动人的是,一群被称为“宇宙浪子”的流浪星灵,在同源舰旁停下漂泊,它们通过同源连接,分享了自己见证的无数文明兴衰,最终得出与星盟相同的结论:“分离太久,就会忘记我们本是一体。”
“同源之核的意义,”同源使者中最年长的晶体星长老说,它的矿石身体在同源粒子流中泛着温暖的光,“不在于否定分离的意义,而在于让生命在分离中记得‘我们同根’,在差异中保留‘可以相拥’的可能。就像树枝向不同方向生长,却永远共享同一个树干的养分。”
当同源舰将同源之核的能量注入隔阂星域的“冲突核心”,奇迹在认亲与和解中发生:冲突的能量场开始按同源轨迹重组,形成“相拥星环”——环内的生命无论形态如何,都能通过星环感知到彼此的同源连接;星环的光芒能穿透仇恨与误解,让接触到的生命想起“我们曾是一体”的记忆碎片,像在冰冷的隔阂中注入滚烫的亲情。
林夏在相拥星环的中心,埋下了“同源之种”。这颗种子融合了同源之核的本源能量与星盟所有文明的同源印记,长出的植物会结出“认亲之果”——果实的果肉对每个种族呈现不同的形态,内核却完全一致,像在说:“外表不同,内里一样。”食用者能短暂看到与其他生命的同源轨迹,明白分离只是宇宙演化的小插曲。
返回时,同源队带回的“同源花粉”,让星盟的相处模式进入新的境界:归真之庭的初心草原旁多了“认亲广场”,不同种族的孩子在这里玩“找相同”的游戏,从彼此的差异中寻找同源的证据;星盟的决策不再基于“种族利益”,而是以“宇宙大家庭”的整体福祉为出发点;就连最偏远的殖民星,也会在庆典时向宇宙广播自己的元素构成,像在向家人报平安——他们终于明白,星盟的终极形态不是“联盟”,是“家人的团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