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人的脚掌刚触到水桥,桥面就泛起细碎的银纹。他的金属靴底刻着螺旋形的“我在”符号,每走一步,符号就会在水面显影一次,与回水河的浪涛纹重叠成新的图案。当他走到水桥中点,整个桥面突然亮起,涟漪以他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像颗石子投进宇宙的池塘,把“门开了”的消息,顺着回水河的流向,送往深海,送往星海。
广场上的孩子们跟着涟漪奔跑。扎双辫的女孩举着“门形缺口”的模型,模型在阳光下的影子,与水桥的涟漪完美重合;望海星的孩子展开星图,用激光笔沿着涟漪的轨迹画延长线,线的尽头恰好是钢铁星球的坐标;紫星的小使者则把带来的紫色星沙撒进涟漪,星沙在水中化作无数个“欢迎”的星语符号,像给涟漪镀上了层紫色的信封。
永潮站在水桥的地球端,看着金属人的身影越来越清晰。他胸口的液态金属“海”字,正随着回水河的潮声起伏,与“海”字树的闪烁频率完全同步。当他距离缺口还有三步时,光门内突然传来更多的脚步声——紫星人举着石牌的身影、翼星人展开翅膀的剪影、白矮星家族捧着冰雕的轮廓,都顺着水桥的涟漪,慢慢显影出来,像一串被涟漪串起的“家人”项链。
三天后,金属人顺利穿过“门形缺口”,踏上广场的土地。他的金属靴踩在混色沙上,发出“咔嚓”的轻响,沙粒中的星尘立刻附着在靴底,像给远道而来的客人“盖章”。孩子们围上去,轻轻触摸他的金属手臂,发现上面的纹路能随着触摸变换——摸到地球孩子的手,就显影浪涛纹;摸到望海星孩子的手,就显影星纹;摸到紫星孩子的手,就显影螺旋纹,像他的身体在收集所有“家人”的印记。
水桥的涟漪没有停止扩散。它们顺着回水河的河道流向南海,在洋面显影出巨大的“海”字;顺着洋流漂向望海星,在晶体海滩上激起同步的星潮;甚至穿透大气层,在星际间织成银色的网,网的节点处,不断有新的“家人”影像显影出来。天文台上的监测屏显示,涟漪已经抵达十二光年外的“蓝星”,那里的居民正对着涟漪鞠躬,他们的“应答信物”——一块刻着“家”字的蓝宝石,正顺着涟漪漂向地球,像封跨越光年的回信。
孩子们在缺口旁搭建了“家人驿站”。驿站的屋顶是用“门环藤”的藤蔓编织而成,墙壁糊着混色沙与星尘混合的泥浆,最特别的是门口的脚垫,用所有“家人”星球的纤维织成,踩上去会发出“我们都在”的和声。金属人成了驿站的第一个“管理员”,他教孩子们辨认不同星球的“应答信物”,用液态金属在墙上显影出对应的“家人”影像,像在写一本活的“宇宙家人图鉴”。
三个月后,水桥的涟漪带来了蓝星的蓝宝石。宝石被嵌在“门形缺口”的门楣中央,阳光穿过时,在广场上显影出蓝星的生活场景:他们在“海”字形状的岛屿上居住,用海浪的能量发电,孩子们在沙滩上画的“家”字,与地球孩子的笔迹惊人地相似。金属人用液态金属在宝石旁补画了条连接线,把蓝星的影像与驿站的图鉴连在一起,像给全家福添了新成员。
“显影节”的“过桥仪式”上,所有“家人”都沿着水桥走到广场。金属人牵着地球孩子的手,紫星人挽着望海星人的胳膊,翼星人低空掠过,翅膀的影子在水桥投下“欢迎”的字样。当最后一位蓝星使者穿过“门形缺口”,广场的混色沙突然集体发亮,在地面显影出完整的“宇宙家谱”,家谱的边缘,无数细小的涟漪正朝着未知的星系延伸,像在说“下一个轮到你了”。
永潮看着孩子们在新显影的家谱旁,又挖起了小小的缺口。这次的形状像艘船,船头指着水桥的方向,“要让涟漪带我们去拜访他们!”孩子们的笑声顺着涟漪扩散,与金属人的齿轮声、翼星人的翅膀声、蓝星人的歌声混在一起,在宇宙间汇成温柔的合唱。而水桥的涟漪还在继续奔涌,带着“门开了”的消息,带着所有“家人”的期待,朝着更远的星海,送出永不褪色的请柬。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幽谷怨灵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