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阴虚劳损时,脉象呈现细数之象,最终会因形体逐渐消瘦直至与骨骼紧贴般消瘦才死亡,这是因为阴主宰人体的形体。阳虚劳损时,脉象微革,往往还没等到身体极度痿弱,就会突然气脱而亡,这是由于阳主宰人体之气。正常脉象应具有和缓的特征,若五脏的脉象没有这种和缓之象,就是没有胃气的真脏脉。此时即便形体肌肉依然存在,人也必定无法在世上存活很久。一呼一吸之间,脉搏跳动两次,这是劳损病症所表现出的脉象;一呼一吸之间,脉搏仅跳动一次,这是如同行尸般极为危险的脉象。这里所说的大骨,指的是颧骨、肩骨、股骨、腰椎骨等人体较大的骨骼;大肉,指的是头部、颈项、四肢等部位较大块的肌肉。大骨枯槁,表明骨骼痿软无力,无法支撑身体;大肉陷下,是说肌肉消瘦,出现深陷成坑的情况。随着病情发展,患者日常动作和精神状态都逐渐衰弱。若此时还未出现真脏脉,预计一年左右会死亡。若出现了真脏脉,那么遇到与人体五行相克的时日,就可以预测到死亡的凶险日期。若未出现真脏脉,但存在气喘胀满,且因呼吸致使身体明显起伏的症状,那么六个月内会死亡;若存在五脏内部受损,疼痛牵引至肩胸部的症状,一个月内会死亡;若肌肉消瘦到极致的部位,肌肤都变得枯燥破裂,这种情况叫做破?,并且身体持续发热,那么十天内会死亡。当出现真脏脉,且伴有目眶下陷,眼睛看不见人的症状,会即刻死亡;若还能看见人,说明神气还没有完全消散,会在遇到与人体五行相克的时日时死亡。
虚劳治法
调治后天相关病症,根本在于调养气血;调治先天相关病症,根本在于调补阴阳。肾、肝、心、肺诸脏虚损的治法,都在后面阐述,脾脏虚损的治法与内伤病症的治法相同。
【注释】后天脾胃负责将水谷转化生成荣气与卫气,所以治法以气血为根本。先天的肾脏是精气生化的源头,所以治法以阴阳为根本。五脏虚损的治法,都在后面,而脾脏虚损的治法已记载于内伤病症治法中,所以说与内伤治法相同。
拯阴理劳汤
阴虚火动用拯阴,皮寒骨蒸咳嗽侵,食少痰多烦少气,生脉归芍地板贞。薏苡橘丹连合草,汗多不寐加枣仁,燥痰桑贝湿苓半,阿胶咳血骨热深。
【注释】这个方剂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当归、白芍、生地黄、龟板、女贞子、薏苡仁、橘红、牡丹皮、莲子、百合、炙甘草组成。如果出汗多且失眠,都添加酸枣仁。咳嗽伴有咳痰,添加桑白皮、贝母。咳嗽且痰液为湿痰,添加茯苓、半夏。咳嗽并且咯血,添加阿胶。骨蒸发热严重,添加地骨皮。
拯阳理劳汤
阳虚气弱用拯阳,倦怠恶烦劳则张,表热自汗身酸痛,减去升柴补中方,更添桂味寒加附,泻入升柴诃蔻香,夏咳减桂加麦味,冬咳不减味干姜。
【注释】此汤由人参、黄芪、炙甘草、白术、陈皮、肉桂、当归、五味子组成。所谓倦怠,就是懒于活动,厌恶烦劳的动作,因为烦劳会使气上逆而出现气喘乏力。如果有怕冷症状,加附子;若有泄泻症状,仍加入升麻、柴胡,再增添诃子、肉豆蔻、木香。夏季咳嗽,减去肉桂,加麦冬、五味子;冬季咳嗽,不减去肉桂,而是再加五味子、干姜。
六味地黄汤 都气汤 七味地黄汤 生脉地黄汤 桂附地黄汤 知柏地黄汤 金匮肾气汤
肾虚午热形消瘦,水泛为痰津液伤,咳嗽盗汗失精血,消汤淋浊口咽疮,熟地药萸丹苓泽,加味劳嗽都气汤,引火归元加肉桂,火妄刑金生脉良。桂附益火消阴翳,知柏壮水制阳光,车牛桂附名肾气,阳虚水肿淋浊方。
【注释】午热,指的是午后出现发热症状。水泛为痰,是说每日饮食所化生的津液,因肾脏虚弱不能约束水液,水液上泛而成为痰液。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就停止的情况。失精,即遗精。消渴,是指喝水后水液很快就被消耗,但口渴依旧不止。淋,指的是排尿时尿液淋漓不畅。浊,指的是在排尿前后有浑浊液体。口咽生疮,是由于虚火上炎导致。以上这些症状都适宜用六味地黄汤来治疗。对于劳嗽的情况进行加味,就是加入五味子,称作都气汤。若要引火归原则加入肉桂,名为七味地黄汤。当出现火邪肆意侵犯肺脏的情况,加入生脉饮,叫做生脉地黄汤。桂附,意思是加入肉桂、附子。知柏,是指加入知母、黄柏。车牛桂附,就是加入车前子、牛膝、肉桂、附子,名为桂附肾气汤、知柏肾气汤等。
大补阴丸 滋阴降火汤
大补阴丸制壮火,滋阴降火救伤金,龟板知柏地髓剂,二冬归芍草砂仁,咳加百味汗地骨,血痰金贝虚芪参,虚热无汗宜散火,有汗骨蒸亦补阴。
【注释】如果是阴虚导致火旺,体内没有足够阴液来制约火势,适宜使用大补阴丸来滋养阴液、抑制过旺的火气。该方由龟板、知母、黄柏、生地研成粉末,再用猪脊髓和炼蜜制成药丸。要是火势旺盛不受制约,肆意妄行损伤肺脏,引发肺痿咳嗽,就应当用滋阴降火汤来挽救肺脏所受的损伤。此汤是在大补阴丸的基础上,加麦冬、天冬、当归、白芍、炙甘草、缩砂仁组成。咳嗽严重的,添加百合、五味子;有盗汗症状的,添加地骨皮;出现咯血情况的,添加郁金;痰液较多的,添加川贝母;气虚的,添加人参、黄芪。凡是虚热严重,感觉像火烤手掌一样,没有出汗的,属于火邪郁滞,适宜用升阳散火汤;有出汗症状的,属于骨蒸,同样适宜用大补阴丸以及滋阴六黄汤等。
保元汤
一切气虚保元汤,芪外参内草中央,加桂能生命门气,痘疮灰陷与清浆。
【注释】保元汤由人参、黄芪、炙甘草组成。其中黄芪能补体表之气,人参可补体内之气,炙甘草能补中焦脾胃之气,加入肉桂能够生发命门的真气,而且该方还可用于治疗小儿痘疮呈现灰白色、顶部凹陷、浆汁清稀等症状。
四君子汤 五味异功汤 六君子汤 七味白术散 四兽饮
脾胃气虚四君子,脉软形衰面白黄,倦怠懒言食少气,参苓术草枣姜强。气滞加陈异功散,有痰橘半六君汤,肌热泻渴藿木葛,虚疟六君果梅姜。
【注释】治疗气虚且伴有气滞不畅快的情况,依照四君子汤加入陈皮,这就叫做五味异功散。治疗气虚同时有痰饮的病症,依照四君子汤加入橘红、半夏,名为六君子汤。治疗气虚导致的肌肤发热、口渴、泄泻,依照四君子汤加入藿香、木香、葛根,称为七味白术散。治疗气虚之人长期患疟疾,病情迁延不愈,依照六君子汤,加入草果、乌梅、生姜,叫做四兽饮。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