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注】魏荔彤说:头部是诸阳汇聚之处,并非寒湿容易侵犯的地方。如今头部有寒湿之邪,那么热气就会挟带着寒湿上冲,这并非寒湿外邪自身能导致的,而是体内有湿热作为内在因素。热邪吸引湿邪向上侵犯清窍,鼻子必然会堵塞,所以用往鼻中用药的方法,宣通清气,疾病就可痊愈。
湿家患者,身体烦痛,可以给予麻黄加术汤,用发汗的方法较为适宜,但千万不可用火攻之法。
【注释】湿家的外在症状,如果身体疼痛严重,用羌活胜湿汤;内在症状如果发黄严重,用茵陈五苓散。如果只是身体烦痛而不发黄,那就是外感寒湿之邪,用麻黄加术汤发汗,使寒湿之邪同时解除。说千万不可用火攻之法,是指不可用火疗的方法强行大量发汗,否则必然会引发变证。
【集注】赵良说:湿邪与寒邪结合,会使人身体疼痛,一般法则是表实有热就可以发汗,但如果没有热,说明阳气还很微弱,发汗恐怕会使表气虚弱。本证虽然没有说发热,但出现烦躁,因为烦躁是由热引起的,所以服药时不敢大量发汗。而且湿邪也不是通过暴汗就能驱散的,用麻黄汤治疗寒邪,加白术去除湿邪,使其微微出汗即可。不可用火攻,用火攻会增加体内热邪,必然会引发其他变症,所以告诫人们要谨慎。
喻昌说:麻黄加白术,这样发汗不至于汗出过多,而且白术配合麻黄,还可以行散表里之湿。不可用火攻,因为火攻会增加发热症状。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掉结节) 桂枝(二两,原文“去皮”,桂枝功效全在皮,去皮则如枯木,无解肌发汗之功,宜删去此二字,下同) 甘草(二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掉皮和尖) 白术(四两)
以上五味药,用水九升,先煮麻黄,煮去二升水分,去掉上面的浮沫,加入其他药物,煮取二升半,去掉药渣,每次温服八合,盖上被子使身体微微出汗。
【按语】桂枝的气味辛甘,其药效主要源自于外皮。若是去掉外皮,桂枝就如同枯木一般,怎么还会有解肌发汗的功效呢?所以“去皮”这两个字应该删去,后面涉及到桂枝的相关内容也依此处理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