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玻璃堆旁,手里还捏着那块边角料。阳光从头顶的采光瓦斜照下来,玻璃在他手中折射出一道微光,像是某种信号。
“走吧,还得去趟仓库看看。”他把玻璃轻轻放在打包区边缘,拍了拍手上的灰。
手机响了。是老王。
“喂,刘哥,你刚才说要用仓库那边的空地,没问题,但我这边有几块样品玻璃,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哦?”刘好仃来了兴趣,“什么样品?”
“之前做的那批特殊涂层玻璃,你们说不达标,我就一直存着。听说你们要搞展览,我觉得挺适合展示技术变化的。”
刘好仃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行啊!正好缺个对比展示的环节。你先把它们整理出来,回头我去看。”
挂了电话,他转头对小林说:“看来,这场展览,还能讲出更多故事。”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刘好仃眯着眼睛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天的场景——
人群聚集在展区中央,目光被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玻璃吸引;孩子们在DIY区小心翼翼地拼贴玻璃碎片;摄影师举起镜头,捕捉每一个闪光的瞬间;而他自己,则站在展厅一角,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的发生。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朝仓库走去。
脚下的水泥地微微震动,远处吊车正缓缓移动,发出熟悉的轰鸣。
这是属于他们的战场,也是属于他们的舞台。
筹备会议比预想中来得更早。第二天一早,会议室里就坐满了人。大家脸上带着兴奋,也夹杂着一丝紧张。
“时间不多了,”刘好仃环视一圈,语气坚定,“五天后,活动就要正式开始。现在,咱们得把每一步都安排清楚。”
小赵翻着手里的任务清单,皱眉道:“宣传物料还没确认交付时间,这事儿不解决,后续流程都没法推进。”
“这个问题我已经联系供应商了,今天下午就能确认。”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另外,根据大家的专业特长,我对分工做了些调整。”
他指着小林:“你负责场地布置,协调老王那边的样品玻璃,顺便设计一个对比展示区。”
小林点头:“没问题,我已经画了个简易平面图,待会儿可以拿出来讨论。”
“小赵继续负责接待和客户邀约,重点跟进几位重点客户的回执情况。”刘好仃顿了顿,“还有,宣传组那边需要素材支持,销售部提供的客户反馈清单已经发给你们了吧?”
“收到了。”文案组的小张举了下手,“但感觉还不够具体,我们提炼不出亮点。”
“那就再细化。”刘好仃笑了笑,“你们可以列几个关键词,比如‘环保’、‘透明’、‘品质’这些,然后围绕这些词展开内容。”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敲定了各小组的任务分配和时间节点。
散会前,刘好仃特意提醒了一句:“记住,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活动,是我们第一次对外展示产品的窗口。哪怕是一个小细节,也不能马虎。”
海报初稿当天下午就送到了办公室。小张拿着样稿走到刘好仃桌前,有些忐忑地说:“刘哥,你看这个标语行不行?”
刘好仃接过一看,上面写着:“品质如镜,信赖之选。”
他点了点头:“不错,简洁有力。”
小张松了口气:“那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深化,再加点视觉元素。”
“对了,”刘好仃突然想起什么,“那个新品玻璃的照片别放太显眼的位置,毕竟还没正式发布。”
“明白,我会让设计组处理一下。”小张收起稿子,“那我们先回去改稿了。”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刘好仃心里踏实了些。他知道,宣传资料的设计虽然只是筹备的一部分,但却是外界了解这次活动的第一印象。不能出错。
仓库的布置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小林带着两个工人,在现场测量尺寸、规划区域。入口左侧设了接待台,中间留出主通道,右侧则是产品展示区。最里面是舞台,用来做讲解和互动环节。
“电源插座数量不够,得找电工过来加装几个。”小林一边记录一边打电话。
“舞台背景板怎么弄?”其中一个工人问。
“用现有的广告布就行,图案我们自己打印。”小林回答,“明天上午必须完成搭建,后天就开始彩排。”
回到办公室,她把平面图交给刘好仃审核。
“布局合理。”刘好仃看了看,“不过舞台灯光部分得提前测试,不然到时候黑灯瞎火的可不好看。”
“嗯,我等下就去安排。”小林点头。
宣传推广方面,预算有限,只能靠现有资源打配合。
朋友圈推文、公众号文章、客户定向邀请函……每一项都要精打细算。
“我们还可以联合合作渠道商,在他们的平台上发布活动信息。”小赵建议。
“这个主意好。”刘好仃点头,“你负责对接几家重点渠道,看看能不能争取到首页推荐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