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大亮,刘好仃已经站在质检区门口了。手里端着那杯没喝完的浓茶,热气早散光了,他却像没察觉似的捧着。
车间里机器照常轰鸣,新线运行得比昨天顺畅不少,出料速度也上来了。可就在大家以为终于能喘口气的时候,一纸报告把所有人拉回了现实。
“刘师傅,不好了!”小李急匆匆跑过来,手里捏着几张打印纸,“透光率偏差超标,而且不是一两块的事,是整个批次!”
刘好仃接过报告扫了一眼,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果然,几个订单号的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透光问题,有的偏了1.2%,有的甚至达到了1.5%——这在客户标准里已经是临界值了。
“现在生产线还在跑?”他问。
“刚接到通知,马上要装车发往东莞。”小李点头。
“停!”刘好仃几乎是脱口而出,“所有成品暂停出货,立即抽检。”
车间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工人们面面相觑,谁都知道,一旦停线,损失不小。但没人敢质疑刘好仃的决定,这些年下来,大家都明白,这位老工人对质量的执着,几乎到了“较真”的地步。
刘好仃亲自带人抽检,一边翻看记录,一边在样品上做标记。他动作不快,但每一道检查都细致入微,连边角都没放过。
“这批玻璃表面看着没问题,但光线穿过时有轻微折射异常。”他指着一块样品说,“说明冷却阶段出了问题。”
小李在一旁认真记下,心里也在打鼓:“会不会是设备故障?”
“可能性有,但现在不能排除人为因素。”刘好仃摇头,“你去调最近三天的生产记录,我再去车间走一圈。”
车间里,生产线虽然停了,但工人们还是照常忙碌。老员工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讨论,新来的几个年轻人则显得有些局促,尤其是搬运组那边,几个人低声说着什么,眼神飘忽不定。
刘好仃走到质检台前,正巧看到一个新工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低头看了几眼又迅速塞回去。那动作太明显了,像是藏着什么秘密。
他不动声色地走近:“小伙子,那是什么?”
那人一愣,脸瞬间红了:“啊……没什么,就是……流程笔记。”
“让我看看。”刘好仃伸出手。
纸条被揉得很皱,展开后能看到上面写着操作步骤,但某些关键点被涂改过,比如“冷却时间”原本是“30分钟”,被划掉后写成了“20分钟”。
刘好仃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抬头问他:“谁教你这么改的?”
“我自己……我觉得省点时间也能完成任务。”那人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
“你觉得?”刘好仃语气没变,但眼神沉了下来,“你知道这块玻璃送到客户手上,如果因为质量问题被退货,咱们厂要赔多少钱吗?”
那人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刘好仃叹了口气:“这不是省钱,这是埋雷。”
他转身走向质检主管:“老周,能不能调一下近两天的关键工序录像?我想看看他们是怎么操作的。”
“早就准备好了。”老周点点头,打开电脑,“刚才我就觉得不对劲。”
视频画面一帧帧播放,果然,在冷却环节,有几个新工人确实跳过了标准流程,缩短了冷却时间,甚至有人直接跳过了预冷步骤。
“这就是问题所在。”刘好仃指着屏幕,“新手操作不规范,老员工又顾不上盯每个细节,结果质量就跟着跑了。”
“那怎么办?”小李问。
“先开会。”刘好仃说,“所有人都得知道这事有多严重。”
会议开得很快,车间一角临时腾出个空地,大家围坐一圈。新来的几个年轻人坐在最外圈,神情紧张,像是等待审判的学生。
刘好仃站在中间,手里拿着那张皱巴巴的纸条。
“我知道你们都想早点上手,想表现自己。”他说,“但这个行业,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生产的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建筑用的钢化玻璃,万一出了事,不只是赔钱那么简单。”
他顿了顿,把纸条举起来:“这张纸,看起来是‘聪明’的做法,其实是偷懒。它会害人,也会害己。”
底下一片沉默。
“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加一条规矩。”刘好仃继续说,“双人互检制。每个岗位,必须有一名老员工带着新人一起检查产品,确认无误才能入库。”
有人小声嘀咕:“这样效率会不会受影响?”
“效率重要,质量更重要。”刘好仃目光扫过去,“我可以接受慢一点,但不能接受出错。”
会议结束之后,车间恢复了运转,但气氛明显变了。老员工们主动找上了自己的徒弟,开始一对一讲解注意事项;新人们也不再急着抢进度,而是小心翼翼地按照流程操作。
刘好仃站在质检区门口,看着这一切,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但他也知道,只要大家愿意学、肯改,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傍晚时分,第一轮整改后的样品出炉了。质检员拿着放大镜仔细检查,最后写下一句:
【透光率恢复正常范围】
刘好仃拿起报告看了看,嘴角微微扬起。他转头对小李说:“把这个数据整理出来,明天培训的时候讲一遍。”
小李点头:“好的,刘哥。”
远处,那个曾经偷偷改流程的年轻人正蹲在地上擦工具,一边擦一边偷偷瞄向这边。见刘好仃朝自己这边望过来,赶紧低下头,但动作却比之前更认真了。
夜幕渐渐降临,车间灯火通明。机器依旧轰鸣,但节奏中多了一份谨慎与专注。
刘好仃靠在质检台边,望着那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玻璃,仿佛看见了一个个正在成长的身影。
他轻轻喝了口凉透的茶,低声说了句:“慢慢来吧。”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一丝潮湿的气息,混着机油和汗水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