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之核指引的“偏见残留区”,藏在宇宙的褶皱里。这里的星域被一道无形的“裂痕”分割成两半:东边的“耀光域”永远被强光笼罩,居民是光翼族的分支“炽光族”,他们认为黑暗是宇宙的瑕疵;西边的“永夜域”永远沉在暗影中,居住着影语族的旁系“深影族”,他们坚信光明会灼伤一切美好。裂痕中间,漂浮着无数被双方遗弃的“灰色造物”——那些既带光又含影的物品,在他们眼中是“不纯粹的罪恶”。
“是‘自我囚禁’。”小远的平衡之核在飞船内剧烈震动,核体投射出裂痕的成因:两族本是同源,百年前因一场“光影误会”——炽光族的圣物被误送到永夜域,深影族的图腾被错放在耀光域,双方都认为对方在亵渎自己的信仰,从此用能量墙割裂了星域,连星光都被强行掰成两半,无法跨越裂痕。
阿铁的熔炉在靠近裂痕时,自动锻造出一把“破界锤”。锤头一半炽白,一半墨黑,锤柄却缠着银灰色的“同源纹”。“物理的裂痕好补,心里的裂痕难填。”他挥动锤子敲打虚空,裂痕边缘竟泛起涟漪,露出里面被封存的记忆:两族孩子曾在裂痕下交换过礼物——炽光族的孩子送了会发光的石头,深影族的孩子回赠了能储影的贝壳,这些礼物如今都被当作“叛徒的证物”,锁在双方的禁忌博物馆里。
艾羽的电磁信号解析出裂痕的能量频率,发现它与两族的“信仰共鸣”完全同步。“他们越坚持自己的‘纯粹’,裂痕就越牢固。”艾羽调出两族的语言数据库,发现他们对“光”和“影”的描述,百年间变得越来越极端:炽光族的字典里,“影”成了“懦弱”的同义词;深影族的词汇中,“光”等同于“毁灭”。“语言先于行动分裂,这才是最可怕的。”
小彩化作光胶,贴在裂痕的能量墙上。光胶渗透进去,带回了更震撼的画面:墙内不是空的,而是塞满了两族居民的“矛盾心声”——炽光族的工匠偷偷打造带暗影纹路的工具,因为实用;深影族的诗人在星光下写下赞美光明的诗句,因为美丽。这些心声被信仰压制,只能在墙内无声呐喊,反而滋养了裂痕的能量。
“他们比自己想象中更渴望和解。”小彩的光胶泛起同情的波动,“就像干裂的土地渴望雨水,只是骄傲让他们不肯承认。”
林枫和星瑶驾驶“前辈方舟”,在裂痕两侧搭建了“记忆投影台”。左侧投射耀光域的真实生活:炽光族的孩子在强光下眯着眼看书,工匠们为了避免光污染,不得不穿着厚重的遮光服;右侧展现永夜域的日常:深影族的老人因缺乏光线患上“影蚀病”,孩子们从未见过彩虹,只能从传说中想象色彩。
“偏见就像戴反的滤镜,”星瑶的圣剑在投影台间划出光轨,将两侧的画面重叠,“他们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却忘了生活的真相本就复杂。”
凯尔的太阳水晶构建出“偏见模型”,显示裂痕的能量来源不是仇恨,而是“恐惧”——炽光族怕失去光明的独特性,深影族怕被光明同化。模型预测:如果两族继续强化对立,五百年后,裂痕会吞噬整个星域,双方都会在各自的极端中消亡。“就像左手讨厌右手,最终一起毁掉了身体。”凯尔指着模型中逐渐黯淡的两族能量读数,语气沉重。
艾丽西亚的记忆花在裂痕边缘绽放,花瓣上浮现出两族共同的祖先——一位同时掌握光与影力量的“平衡者”。她的日记里写着:“光的纯粹是炽热,影的纯粹是宁静,两者相遇才是生命的温度。”当炽光族与深影族的巡逻队看到花瓣上的日记,都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眼神中闪过动摇。
小小方舟队决定从“灰色造物”入手。他们收集了裂痕中漂浮的物品:一把能同时发光和储影的匕首、一幅一半明亮一半昏暗的星图、一首用光影两种符号写成的诗。小远将这些物品放在平衡之核旁,物品突然发出共鸣,投射出它们的主人——都是两族中试图沟通的“异类”,却被各自的族群排斥。
“这些不是罪恶,是希望的碎片。”小远驾驶飞船,将匕首投向炽光域的禁忌博物馆。匕首穿透能量墙,插在被供奉的“纯光圣物”旁,圣物的光芒与匕首的影纹交织,竟形成了平衡之核的图案。
炽光族的长老们震怒,却在触碰匕首的瞬间,看到了祖先的记忆:圣物本是与深影族图腾配套的“双生器”,分开使用会逐渐失去能量。如今,两族的圣物都已濒临枯竭,这才是他们近年来环境恶化的真正原因。
与此同时,阿铁将那幅星图送入永夜域。深影族的祭司们在星图上,看到了被遗忘的真相:永夜域的“影蚀病”,是因为缺乏适量的光来中和过剩的影能量。星图的背面,还留着深影族祖先的笔迹:“光明不是敌人,是影的药。”
裂痕两侧的“禁忌”开始松动。艾羽趁机启动“电磁桥”,将两族的语言数据库连接,自动替换掉极端词汇:“影”恢复为“光的休息”,“光”变回“影的苏醒”。当炽光族孩子问“深影族是不是很可怕”,长辈们的回答里,第一次出现了“他们和我们只是习惯不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