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市政府大院门口,唐柠穿着周秀兰新做好的衬衫,一条笔挺的西裤,看着市政府的五层灰砖主楼。
主楼矗立在晨雾中,墙面上 "为人民服务" 五个大字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斑驳,却依然在朝阳初升时泛着庄重的光。
系统:“检测到建筑年代:1952 年,苏式风格主楼,大院布局呈"回"字形,东侧:计委/经委(宿主目标),西侧:农业局/水利局,北翼:市委领导办公区,南门:武装部岗哨(24小时值守)。”
传达室的老王头戴着旧军帽探出头:"是唐主任吧?赵主任交代了,直接上三楼东边头一间。"
老人的搪瓷杯里飘出劣质茶叶的味道,"这帮年轻人,今早可热闹了。”
唐柠整了整崭新的的确良衬衫,深吸一口气穿过铸铁大门。
眼前是一条笔直的青砖路通向主楼,两侧是修剪整齐的冬青丛,叶片上还挂着昨夜的雨珠
系统:“今日着装评分:8.5,威严与亲和力平衡完美,检测到宿主轻微手汗,你这是在紧张吗?”
唐柠:“紧张是不可能紧张一点的,我这是激动,统子你知道吗?这里将是我第二个舞台,看我如何大放异彩......”
系统:......拜拜了您嘞。
走廊里的水磨石地面被踩得发亮,墙面上交替贴着《人民日报》社论和 "工业学大庆" 的宣传画。
唐柠走过时,正在贴通知的小年轻手一抖,浆糊刷在 "狠抓阶级斗争" 的标语上。
此起彼伏的 "张科长早" 声突然低了下去,几道目光从门缝里探出来,又迅速缩回。
"这就是那个二十岁的副主任?"
"听说在向阳公社..."
"嘘,小点声啊你们..."
唐柠捕捉到几道此起彼伏的交谈声。
系统:“检测到三道窥视目光,来源:人事科、财审科、综合科。”
经济发展办公室在三楼最东头,推开门,二十多平米的房间被六张棕漆办公桌挤得满满当当,此刻五双眼睛齐刷刷盯过来,钢笔尖顿在纸上的沙沙声戛然而止。
唐柠扫视办公室:
东北角坐着个穿蓝布衫的姑娘,桌上算盘打得噼啪响——负责管理财务的小王;
窗边络腮胡正往铁皮柜里塞档案——负责做资料统计的老李;
后排两个年轻人偷瞄她的新衬衫——新分来的大学生。
她的目光最终停在唯一空着的办公桌上。
漆面斑驳的桌角摆着个搪瓷缸,缸身上"抗美援朝纪念"的红字已经褪色,旁边是盏老式绿罩台灯。
"赵主任特意安排的。"周明假笑,"说唐副主任年轻,用得上亮堂的灯。"
周明手里还攥着 1962 年的棉花产量报表,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精明的光,"这些都是历年经济数据,特意为唐主任准备的..."说着拍了拍手边半人高的文件堆。
唐柠弯腰捡起最上面一份,指尖划过青石县那一栏:"1963 年石灰产量三万两千吨?"
她抬头微笑,阳光透过蒙尘的窗户照在她的确良衬衫上,领口的刺绣随着动作微微晃动,"周明,这数字怕是把公社砌猪圈的石头都算进去了吧?"
周明的脸从猪肝色褪成青白,手指无意识地搓着报表边缘。
系统适时弹出:“检测到周明心率 110 次 / 分,瞳孔收缩,典型防御姿态。”
唐柠没再追问,指着墙上布满红蓝色标记的江州市地图。
地图下方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着 "季度指标"四个字,旁边还留着上次会议的擦痕。
"三天后我要这些数据。" 唐柠用铅笔在四县交界处画了个圈,笔尖重重戳在地图上,"精确到小数点。"
她忽然转身,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这是向阳公社的薄荷肥皂,我们科室的人人有份,这份给你。"
周明看着油纸包,喉结滚动了两下,最终接过油纸包:"...... 谢谢唐主任。"
系统:“好一手恩威并重,有范啊宿主,下一句台词是不是:降温了,我要让你破产?”
唐柠:少看点霸总短剧行不行。
赵建国主任的私人办公室在最里面的隔间,推开门一阵浓重的烟草味袭来,墙上的延安宝塔山剪纸被烟熏得发黄。
这位长得壮实的中年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军绿色中山装,领口别着枚磨损的党徽,正在看《红旗》杂志。
看见唐柠,他咧嘴一笑,显露出眼角的皱纹:"小唐同志!老郑在电话里把你夸上天了!"
唐柠双手递上《江州市五年协同发展规划》,牛皮纸封面上用毛笔写着 "实干兴邦" 四个大字。
赵建国直接翻到 "军工技术民用转化" 章节,越看眼睛越亮:"好!比那些八股文强百倍!一会儿我带你去见见市长和副市长。"
他突然压低声音,露出狡黠的笑,"听说你对坦克也很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