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请村支书和村长都来开会!"唐柠看着做出的两个成品,双眼放光。
晌午的日头把空气都烤得发烫,男女老少摇着蒲扇跟着村长和村支书聚过来看热闹。
在姥爷家简陋却整洁的堂屋里,唐柠将两款精心设计的样品摆在桌上,目光灼灼地看向村长和村支书:“叔,伯,咱们青山坳的手艺人手艺这么好,为什么不成立个手工艺合作社,把这些宝贝卖到城里去?”
她拿起竹编提篮,轻轻转动着,让篾条间的光影在墙面跳跃,“就像咱们唐家村建设试验站发展沼气技术,建立农副产品合作社一样,把手工艺做成咱们青山坳的招牌!”
村长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提篮,眉头紧皱:“糖糖,想法是好,可这能行吗?咱们祖祖辈辈都做这些东西,赶大集的时候也换不到东西。”
唐柠笑而不语,掏出个牛皮纸包。展开是她在供销社买的上海产雪花膏——简陋的铁盒贴着泛黄的标签。
"对比看看!"她举起姥爷编的试作品,"这是我在供销社买的雪花膏,卖八毛五,但是同样的雪花膏,我将它装在咱们青山坳做的竹编提篮里能多卖八毛钱!"
人群"嗡"地炸开锅。
"这...这真有人买?"老支书烟袋都拿不稳了。
“当然了叔,你们在大集上卖给农民兄弟,那肯定卖不出去。大家不需要这种精包装的产品,但是在大城市里,这种精巧的手工艺产品可不一样,很多人喜欢的,送人体面又有面子,再加上产品用完,外面的盒子和提篮还可以放东西,就跟装饰品似得!”
“咱们一直都是给公社编东西换工分,私人买卖可是不允许的啊。”村长犹豫着开口。
“伯,咱们可以和公社合作!” 唐柠立刻接口,从挎包里掏出一叠自己手写的合同,“咱们成立合作社,专门接公社的订单,再通过供销社卖到城里去。我在县里认识不少人,保证能拉来活!” 她又指了指木雕礼盒,“您看这个,做工这么精细,城里人肯定喜欢。只要咱们统一生产,保证质量,一定能行!”
村支书一直沉默着,此时却突然拍了下大腿:“我看行!糖糖,你脑子活,人脉广,这合作社社长非你莫属!你带着大伙干,准能让咱们青山坳的村民也过上唐家村那样的好日子!”
唐柠心中一暖,眼眶微微发烫。她没想到村支书会这么信任自己,当下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只要大家信得过我,我一定把合作社办好!” 说着,她拿起笔,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村长也郑重地按上了手印。
唐柠趁机宣布,"雕花木盒一个手工费1块,提篮一个5毛,绣花帕子一件3毛!材料合作社提供!"
统在脑海里吹口哨:“宿主这是要打造 80 年代版乡村文创 IP 啊!宿主宿主你最棒!宿主宿主你最强!!"
消息一经传开,青山坳瞬间沸腾起来。唐柠站在姥爷家的院子里,看着不停围拢过来的村民,大声说道:“咱们的合作社按计件收费,多劳多得!我给大家安排了任务,只要完成产量,保证大家收入比以前多!” 她目光扫过人群,落在舅舅周铁柱身上,“舅舅手艺好,以后就担任木雕组组长,带着大家做木雕;舅妈刺绣最拿手,刺绣组就交给您;姥爷经验丰富,负责质量检查,有不合格的产品,一律返工!”
村民们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张篾匠大声喊道:“糖糖,你放心!我编的竹器,保证比以前更精细!”
二狗也涨红着脸,攥紧拳头:“我编提篮也能换钱了,一定多编些!”
舅舅周铁柱站在人群中,腰杆挺得笔直,脸上的骄傲几乎要溢出来。舅妈张红则红着眼眶,拉着唐柠的手直念叨:“我家糖糖出息了,以后咱们青山坳也能扬眉吐气了!”
热情的村民们说什么也不让唐柠走,非要留她吃饭。饭桌上,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腊肉、白米饭摆得满满当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对合作社的憧憬,笑声几乎要掀翻屋顶。唐柠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感动,这一刻,她更加坚定了要把合作社办好的决心。
忙完合作社的事,夕阳已把群山染成金红色。唐柠才依依不舍地告别青山坳的乡亲们。她将几套精心制作的样品小心地存入系统空间,跨上自行车,朝着县城夜校疾驰而去。月光洒在乡间小路上,为她照亮前行的方向。
校门口的黑板报上,“热烈欢迎新教员” 的标语还透着粉笔灰的清香。
赶到夜校时,教室里还没开始上课,灯光下,同学们或坐或站,三三两两地交谈着。
唐柠深吸一口气,露出自信的笑容,大步走进教室。
“同学们好!我是新来的唐柠,很高兴能和大家成为同学!” 她清脆的声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不等大家反应,她又接着说道:“咱们既然聚在一起学习,就该互相认识认识。不如这样,大家轮流上台介绍一下自己,以后也好互相照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