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可借助吴一德入局,此人不甚聪慧,又贪财好色,或许会有意外之喜!”
原本楚稷打算利用吴一德设局,既然现由杜若接手,那就全权交给他处理。
不同于雍和帝,楚稷绝非固守之人。
他坚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不愿如雍和帝般终生困于养心殿。
他对诸葛亮颇为钦佩,却绝不愿效仿其行径!
杜若点头同意后提议道:
“王爷,此事不妨让陆航加入。
暂时无需他行动,只需熟悉情报网络即可。
明年春闱结束后,我也会参加会试,待我……”
楚稷急忙打断道:
"先生,这话先别提了,好好休养准备应试,其他的事考完再说。"
杜若这辈子运气有些古怪,连楚稷都觉得他现在说出口像是立了诅咒……
楚稷希望他能考上,这种有远见的人将来必成大器!他需要这样的人才,因此对杜若格外看重。
钟离、陆航、商墨、卫宇等人也是如此,这些人都是他未来的班底,即所谓的潜邸之臣。
楚稷又与杜若聊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往山上走。
刚走出不远,便看见邢岫烟和妙玉在不远处低声说笑,他微微挑眉,轻步朝两人走去。
姑娘们看似和睦,实则也有各自的小圈子……
妙玉自幼与邢岫烟一起长大,对她既是师又是友,感情自然深厚。
她们没注意到楚稷,仍在低声交流。
妙玉压低声音:"岫烟,你父母的模样我就不多说了,这是你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除此之外,再没有比这更幸运的事了。"
邢岫烟脸上泛起红晕,却依旧摇头说道:"我今日前来,不是因为这个,而是不想让母亲和大太太为难。
无论富贵贫穷、尊卑高低,终究不过是几十年的事罢了。
我爹娘寄居他人屋檐下,我身为女儿理当为他们分忧。
更何况是王爷相邀,怎能不去?但既然来了,剩下的就顺其自然吧。"
妙玉愣了一下,随后苦笑:"难怪师父常说你比我更合适继承她的衣钵,你这份悟性确实与佛法有缘啊!我随口一说,你却能讲出这么多有道理的话。"
邢岫烟哭笑不得:"你呀,平日里不僧不俗,不男不女,谁都不合你意。
现在竟跟我说这些话,可见你对王爷动了心。
还是向师父禀告一声,尽早还俗,换下这身僧袍吧!"
妙玉气得直跺脚:"胡说什么!"
"你这是耍笑我吗?我还以为是在为我考虑呢!听说薛家和贾家都想要你做儿媳,连贾老太太都不舍得放手,这事儿谁不知道?"
邢岫烟轻轻摇头,她虽与贾母见面不多,却也能看清情况。
她的身份何等特殊,贾母怎会让她成为宝玉的妻子?玩笑罢了!喜欢归喜欢,贾母也喜欢宝琴,但宝琴婚事取消后,那份喜爱自然也就淡了。
更何况,她从未见过宝玉,仅凭下人们的描述,对她并无好感。
正欲开口之际,背后传来楚稷爽朗的笑声:"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该不会是在守护蟠桃吧?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先定住你们,再去摘蟠桃!"
楚稷曾反复阅读过《红楼梦》,对书中的每一位女子都十分熟悉。
眼前的邢岫烟虽在原作中戏份不多,如同李玟、李琦般只是点到为止的角色,却格外讨他欢喜。
邢岫烟举止端庄稳重,知书达理,聪明而安静,安于贫困却不失尊严,浑身散发着一种高洁的气质。
她不羡慕虚荣,也不抱怨命运,行事光明磊落。
生活对她来说恬淡自如,恰似一朵幽居大观园深处的兰花,静静散发芬芳。
因此,尽管她出场不多,却备受喜爱。
楚稷始终认为,黛玉、宝钗与岫烟合为一体,比宝钗与黛玉组合更具美感。
秦可卿为何如此受楚稷钟爱?因为她融合了宝钗和黛玉的优点。
而邢岫烟则有着独特的韵味,仿佛幽谷深处茂林间的一株兰花,清香淡雅,超凡脱俗。
原书中,黛玉见冬日寒冷便感伤,邢岫烟却迎寒而欣喜。
黛玉渴望自由的爱情,邢岫烟则追求随遇而安的生活。
黛玉如针尖对麦芒,刚烈直率,逆流而行;邢岫烟却选择退让以避纷争,柔韧坚强,顺应潮流。
原作中,宝钗和邢岫烟同样端庄稳重、随遇而安,唯一不同的是宝钗适应富裕生活,邢岫烟则甘于贫穷。
宝钗凭借财富施舍小恩小惠以赢得人心,邢岫烟虽贫困却不失自尊,其端庄举止令人喜爱。
宝钗心思深沉,而邢岫烟从容不迫。
宝钗展现的是传统道德修养,邢岫烟则体现了传统哲学的精神。
楚稷常认为若用七彩光谱展示性格,宝钗与黛玉恰处于两极。
黛玉似热情之红,宝钗如冷艳之蓝。
晴雯映黛玉之红,袭人比宝钗之蓝。
然而邢岫烟不偏红也不偏蓝,而是柔和的绿,与黛、钗共同构成人格的三原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