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笑着答道:“还不是为了我兄长之子成哥儿的事。
眼见苍哥儿即将入学,我想让他与成哥儿作伴读,这样或许能让薛家摆脱商贾之名。"
贾环听后微笑回应:“这种小事,宝姐姐自行决定即可。
孩子的未来在于自身努力,而非伴读的身份高低。"
宝钗听罢,欣然道:“那就这么定了,伴读之位给成哥儿留一个!”
贾环点头道:“朕在此不便打扰,先行告退,改日再来探望宝姐姐。"说毕,转身离开。
薛姨妈与黄氏忙起身送别:“恭送陛下。"
待贾环离去,三人继续闲谈片刻后,便各自散去。
梨香院中,薛蟠得知母亲入宫之事,焦虑等待佳音。
若成真,他儿子将不再被视为商人后代。
同喜通报:“大爷,太太与婉儿回来了!”
话音刚落,薛姨妈与黄婉面带喜色入内,薛蟠见状欣喜问道:“妹妹可答应了?”
薛姨妈笑道:“非但答应,恰逢陛下也在场,当场应下此事。
待苍哥儿入学,成哥儿便可入宫为伴读。"
薛蟠闻言欢呼:“太好了!成哥儿再也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随即兴奋提议:“娘,我要与婉儿一同去向岳父岳母报喜!”
薛姨妈笑着点头:“去吧,理应如此。"
黄府。
正厅里,黄家长者笑意盈盈地迎接薛蟠夫妇入座,说道:"贤婿和婉儿今日怎么有空前来?"黄家长者最为自豪之事莫过于将女儿嫁给了薛蟠,不仅女儿生活幸福,薛家也日渐兴盛,尤其是与当今圣上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令他倍感骄傲。
薛蟠笑道:"这次特意来向岳父报喜。
'
黄家长者听后道:"何等喜事需亲自前来?遣人知会一声便足够。
'
薛蟠朗声大笑:"有些事小婿必须亲自告知岳父。
'
'是什么喜事非要跟我分享?'黄夫人带着笑容走进屋内,见到只有薛蟠夫妇,疑惑地问:怎么没带成哥儿一起来?'
黄婉对母亲解释道:'娘亲,我们来得匆忙,没带上成哥儿,下次一定带他来看您。
'
黄夫人点头道:'这样才对。
那你们刚才说的到底是什么喜事?'
黄婉笑道:'是我与婆母一同进宫请求德妃娘娘,让成哥儿成为皇子伴读。
'
黄家长者立即追问:'德妃娘娘可已同意?'
黄婉笑道:'不仅德妃娘娘同意,连陛下也准许了!'
黄家长者闻言大喜:'真是天大的喜事!贤婿,我们得好好庆祝一番!'
薛蟠笑道:'好,岳父,我陪你喝几杯。
'
黄夫人笑道:'我去准备一桌好菜,再叫大儿子来作陪。
'
不多时,黄磊携妻子张氏到访正厅,拱手道:'恭喜妹婿,外甥前程定会一片光明!'
薛蟠谦逊地说:'大舅哥过誉了,未来如何全靠他自己努力,我们只负责铺路,成不成全在他自己。
'
黄磊羡慕地说:'妹婿如此自谦,成哥儿可是德妃娘娘的亲侄儿,德妃娘娘怎会亏待他。
'
薛蟠听后笑着说道:“大哥,你可能不了解,我这妹妹固执得很。
要是将来她看不上哪个小伙子,肯定不会帮忙的。
她说过,没那个本事就别揽事,免得日后给家里惹麻烦。"
张氏在一旁附和:“即便不成什么大事,将来也能找个轻松的差事做,到时候还得多靠成哥儿关照我家叶哥儿才是。"
黄婉听了,笑着回应:“大嫂这话还太早了。
毕竟咱们是一家人,这么见外可不好。
若成哥儿将来有所成就,也绝不会忘本的。"
张氏笑答:“有妹妹这句话,我就安心了。
对了,听说你跟皇后娘娘也熟识?”
黄婉回答:“确有此事。
过去我常去宁国府,与皇后娘娘相处得不错。
她性情温柔贤惠,是个难得的好人。"
张氏感慨:“妹妹真是有福气,能与皇后娘娘长期往来。
仅凭这份缘分,妹妹今后必定福气多多。"
席间,黄家主人黄磊频频向薛蟠敬酒,时间久了,薛蟠渐渐感到醉意。
黄夫人见状,笑着说:“婉儿,你带他去你房间休息片刻,等酒醒了再回荣国府也不迟。"黄婉点头,扶着薛蟠往自己从前的闺房走去。
寒冬腊月,王子腾府中却洋溢着喜庆氛围,因为探春刚出生的儿子满月了。
探春抱着孩子,在人群中来回走动,受到诸位诰命的称赞。
这时,一个丫鬟慌忙跑来说:“奶奶,皇后娘娘派人送来了贺礼。"
整个屋子的人都羡慕地看着探春,同时也对李氏投以艳羡的目光,心中暗自后悔当初为何没有把探春娶回家。
李氏被众人目光弄得几乎晕眩,内心也感叹自己的英明决策。
小凳子恭敬地对探春行礼:“奴婢小凳子,恭贺郡主喜事。
这是皇后娘娘让我送来给郡主的贺礼。"说完,挥手示意两个宫人将一辆婴儿车和一些婴儿用品抬了进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