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冷笑,“若仅是云妃之子倒还好说,可若是元丫头独占鳌头呢?”
贾政更加迷惑,“这难道不是更好吗?省得争斗。"
贾母闻言对儿子感到失望,叹息道:“政儿,假使你只有一个儿子,而家中的仆役掌握了贾家的关键事务,你会怎么做?”
贾政想都没想便答道:“那还不容易,赶走那个仆役就是,绝不能让他们掌控大局……”
话未说完,浑身一震,转头看向贾母,“母亲的意思是……”
贾母看着儿子的反应,叹道:“环儿如今权倾朝野,不但统领锦衣亲军,还是开国功臣的领军人物,这样的人,当今圣上能放心吗?最好的结局就是限制环儿,甚至在他驾崩前就消除隐患,你觉得贾家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贾政听后满身冷汗,说道:“母亲所言甚是,但元春生男生女非我们所能左右,这该如何是好?”
贾母叹息道:“只能静待佳音,希望元丫头能诞下一位公主,这样咱们贾家就有保障了。"
贾政附和道:“但愿如此。"
凤藻宫内,“哇”
的一声婴儿啼哭传来,弘武帝精神振奋,立即望向寝宫方向。
这时,一位嬷嬷抱着用明黄小被包裹的婴儿走出,对弘武帝和皇后说:“恭喜陛下与皇后,贤德妃诞下一女!”
弘武帝闻言颇为失落,但仍勉力说道:“好好抚养,朕乏了,先行告退。"
皇后安慰道:“陛下无须忧虑,云妃尚未分娩,定会为陛下添一皇子。"
送走弘武帝后,皇后对抱琴说道:“悉心照料你的主子,本宫告退。"
抱琴急忙跪下行礼:“奴婢遵命!”
凤藻宫寝宫中,元春疲倦地醒来,看着身边的襁褓,露出温柔的笑容。
一旁伺候的抱琴问:“娘娘,陛下与皇后失望而归,您不担心吗?”
元春笑着答道:“担心什么?担心失宠吗?抱琴,这后宫的荣宠总是与前朝息息相关。
只要三弟在外平安,我们就无需忧虑,也不会有人敢欺辱我们。"
抱琴仍不解:“可是生下皇子岂不是更好?外面有三爷支撑,将来我们的小皇子岂不是更有前途?”
元春四下张望,低声说道:“抱琴,若我真诞下皇子,贾家反而麻烦更多。
况且以三弟现在的权势,陛下怎能安心将江山托付给后人?为了天下大局,陛下也会对三弟下手。
我绝不能因为我的孩子而毁掉整个贾家。" 抱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景仁宫里,云妃得知贾元春诞下公主,喜形于色。
若是元春产子,贾环的势力便会受到压制,自己的孩子更是难以竞争。
现在好了,她不必再与元春对立,甚至可以拉拢对方,为自己的孩子谋利。
云妃因喜悦过度动了胎气,急道:“快宣御医,我感觉要生了!”
宫人听后立刻跑去请御医。
不久,弘武帝与皇后一同赶到,这是他最期待的时刻。
荣国府内,荣庆堂中,贾政与贾母正在等待宫中的消息。
鸳鸯匆匆跑进来说:“老太太,宫里传来消息,娘娘生了个女儿。"
贾母闻言松了口气,笑着说:“好啊,赏全府三个月的月钱。"
贾政也放下心来,劝贾母早些休息。
宁国府里,贾环正躺在宝钗房中,莺儿进来通报:“三爷,宫里说娘娘生了个女儿。"
贾环听了只是随意应了一声。
宝钗却笑了:“这是好事呢,要是生了皇子,旁人会以为咱们依附大姐姐那一派,反而不好。"
贾环深知宝钗的智慧,也知道她的顾虑,笑道:“宝姐姐别担心,即便生皇子,我也能护我们一家周全。"
宝钗听后眼睛一亮,知道贾环不会在这事上撒谎,便认为他必有重要手段,笑道:“爷说得对,我当然信得过您的能力。"
贾环见宝钗如此信任自己,忍不住上前一把抱住了她……
次日清晨,景仁宫传来婴儿啼哭声。
弘武帝精神振奋,目光直视寝宫方向,满是期待与紧张,皇后也是一样神情。
随着他们的注视,嬷嬷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走出寝宫,跪下禀告:“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云妃娘娘诞下小皇子。"
弘武帝听后满脸通红,激动地说:“好,好!速传旨意,封云妃为云贵妃,以表彰其功劳。"
皇后则笑着走近弘武帝:“陛下,云妃刚生产完,还得照顾小公主,恐怕顾不过来,不如让小皇子记在我名下,由我抚养如何?”
弘武帝听后陷入沉思。
若将孩子记在皇后名下,小皇子便能成为嫡出,将来继承皇位也更名正言顺。
于是说道:“这样安排不错,但母子情分不可割裂。"皇后虽不悦,却也无计可施,只得答应:“陛下说笑了,臣妾怎会阻拦他们相见?这种事我是不会做的。"
弘武帝满意地点点头:“皇后深明大义。"随后示意身边的嬷嬷抱走孩子,云妃见状只能忍气吞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