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叹息一声:"起来吧。
这些年来,你我二人在宫中如履薄冰。
我一直视你为亲妹,但你也该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
如今三弟声名渐盛,若是我们稍有不慎,难免惹来闲话。
关于皇储之事,以后切不可多言!"
宝琴低头认错:"是,娘娘教诲,奴婢铭记于心。"
这时,外头传来通报:"陛下驾到!"
元春立刻带着抱琴和在一旁玩耍的安乐公主来到殿前行礼:"陛下万福金安!"
弘武帝快步上前扶起元春:"爱妃免礼,你已有身孕,不必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
元春起身谢恩:"多谢陛 ** 恤。"
"父皇!"安乐扑向弘武帝,搂住他的腿喊道:"父皇抱抱!"
弘武帝一把抱起她笑道:"安乐今天有没有听母妃的话?"
安乐笑嘻嘻地说:"当然有啦,安乐最听话了。"弘武帝听了开怀大笑,多年的忧愁一扫而空。
落座后,弘武帝嘱咐元春:"爱妃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需求尽管告诉皇后。"
元春笑着说:"多谢陛下关心。
自打臣妾怀孕,皇后娘娘已派人送来所需之物,陛下尽可安心。"
弘武帝点头道:"皇后朕信得过。
你只管用就是了。
朕还得去云妃那里看看,你好好休息,别太劳累。"转向安乐道:"安乐要听母妃的话,父皇还有事要办,忙完就陪你玩。"
安乐认真地点点头:"好,父皇说话要算数哦!"
弘武帝哈哈一笑:"放心,父皇一定说话算数!"
离开凤藻宫后,弘武帝前往景仁宫探望云妃,随后返回御书房,对戴权吩咐道:"你务必确保她们母子平安,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戴权赶紧躬身应道:"老奴遵命!"
慈宁宫,寝宫。
白太后望着眼前的老嬷嬷,语气严肃地问:“听说云妃和贾家那位都有身孕了?”
老嬷嬷低头恭敬答道:“回太后娘娘,确实如此,如今整个后宫皆知,皇上非常欢喜。"
白太后面无表情地道:“知道了,你退下吧。"老嬷嬷应声退出。
四月二十八日,太后生辰,满朝命妇入宫贺寿。
宁国府内,贾环对黛玉说道:“林姐姐,到了宫里不用怕,有人找麻烦就顶回去,有我在呢。"
黛玉感激地说:“环儿,我是亲王妃,谁会没事找事,你放心吧。"
贾环苦笑:“可太后就不一定了。"
黛玉轻笑:“太后要是为难我,忍忍就过去了,她不会无缘无故刁难我的。"
黛玉带着秋兰等人离开宁国府前往皇城,贾环随行。
慈宁宫正殿,众诰命向白太后行礼祝寿:“臣妾祝太后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白太后含笑虚扶:“免礼吧。"
因黛玉身份尊贵,站得最前。
待众人坐定后,白太后问:“哪位是阳平亲王妃?”
黛玉起身福礼答道:“臣妾林氏为阳平亲王正妃,不知太后有何教诲?”
满朝诰命都注视着黛玉,知道阳平亲王与太后关系不佳,而与贾家交好的人心中充满忧虑,与贾家有怨的人则期待看到热闹。
果然太后开口了,她沉声问:“林氏,我听说贾环欺凌兄长、欺负嫂子,还把侄媳妇收为侍妾,这是真的吗?”
黛玉正色道:“太后娘娘所闻或许出自小人之口,我家王爷并未做此等事,若不信,可派人查证。"
白太后冷笑:“好一个伶牙俐齿的阳平亲王妃!流言未必无因,为何别人都不说坏话,偏偏针对你们阳平王府?难道贾环嫡母之死也是无稽之谈?”
黛玉听后便明白太后意在挑事,严肃说道:“太后娘娘,王氏并非我家王爷的嫡母,这点您应该清楚。
再者,王氏之事陛下已有定论,无需在此重提。
这些皆为前朝旧事,我们身为内宅之人,不宜插手。"殿内众人闻言先是一惊,随后震撼不已,阳平亲王妃竟敢如此直言,莫非是在指责太后干预后宫?
太后听罢勃然大怒:“你竟敢用这样的态度与哀家讲话?来人,掌嘴!”
话音刚落,几个宫人立即上前欲打黛玉耳光,黛玉厉声喝道:“谁敢动手!”
宫人们一愣,但因黛玉的身份,最终停下了动作,看向太后。
太后见状更加愤怒:“林氏,你这是要抗命不成?”
黛玉正色道:“太后娘娘,臣妾究竟犯了何罪,需受您的责罚?我林氏身为亲王正妃,岂容轻辱!”
太后闻言怒极反笑:“林氏,仅因为你对哀家无礼,哀家便可惩处你!还不动手!”
宫人再次逼近,黛玉冷冷说道:“臣妾为正一品诰命,若要处置臣妾,还需皇后懿旨!”
太后闻言几乎失控,她无法对贾环施加报复,如今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对付林氏,却遇上了硬茬。
转向身边宫人道:“速去宣皇后前来,看看这伶牙俐齿的林氏还能如何狡辩。"宫人领命迅速离去,赶往坤宁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