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明白,贾环那边的庄子富足,百姓生活得好,自然会更用心准备年礼,这是难以企及的事。
香菱忽然惊呼一声:“居然还有老参!”
黛玉等人循声望去,只见香菱手中捧着一块红布包裹,打开后露出两根百年以上的上品老参。
香菱快步走到黛玉面前道:“王妃,这人参非同小可。"
黛玉接过仔细查看,发现这参竟已有三百年之久,或许更多,旁边的老妇人好奇地问:“你们从哪里得到这人参?若是出售,定能换得不少银钱!”
那婆子回答道:“王妃娘娘,我们庄户人不懂那些,知道这人参珍贵,就算卖了也可能吃亏。
不如献给王爷。
这些年别的庄子过得艰难,我们过得很安稳,全靠王爷善待我们。
有好东西当然先想到王爷,要不是王爷,说不定现在还要卖儿卖女呢。
我们都感激王爷的大恩大德。"
黛玉听后替贾环感到高兴,笑着说:“这不成,我们不能占你们便宜,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让晴雯拿一万两银子给你们分了吧。"
婆子急忙摇头摆手:“万万不可,这是几个庄子对王爷的一片心意,怎能收银子。"
黛玉笑着回应:“这两颗老参价值连城,有价无市。
这点心意也是王爷对你们上山辛苦的奖赏,不要再推辞了。"
婆子连忙跪下磕头谢恩:“多谢王妃娘娘的赏赐。"
黛玉摆摆手:“快起来吧。"
巧姐儿看到珺姐儿手中的火狐狸皮十分羡慕,宝钗见状笑道:“珺姐儿,你做一件大氅用不了这么多,不如给巧姐一张如何?”
珺姐儿爽快答应:“好啊,到时候我们一起穿新大氅。"
巧姐儿开心地说:“谢谢珺姐儿。"
王熙凤打趣道:“巧姐儿真沾了珺姐儿的光。"
珺姐儿笑着回应:“二婶婶,父亲说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才最快乐。"
王熙凤夸赞:“珺姐儿真懂事。"
又转向宝钗说道:“环哥儿教孩子真有一套,把珺姐儿教得多懂事。"
宝钗抚着额头笑道:“凤丫头,你别夸她了,再夸她就要得意得掀房梁了!”
一个小丫头嘟囔着嘴说:“坏妈妈!父亲说珺姐儿最乖了。"
宝钗被逗笑了,说道:“对,你最乖,乖到在园子里遛马把三姑姑的花都踩坏了!”
小丫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那不是珺姐儿,是大白不听话,自己跑过去了,连珺姐儿都拉不住!”
黛玉等人听后都笑了起来,宝钗也笑着点了点小丫头的额头,轻斥道:“你这丫头真淘气!”
宁安堂。
周扬走进来拱手说道:“王爷,贾蔷求见。"
贾环一听皱眉,贾蔷和贾蓉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贾珍父子出事后,就再没他的消息,现在怎么自己找上门来了?贾环本来不想见他,但贾蔷毕竟是宁国府的近亲,不好做得太绝,便说道:“让他进来吧。"
周扬拱手应道:“是。"
不久,一位年轻俊美的少年公子来到宁安堂,向贾环行礼道:“贾蔷给王爷请安。"
贾环虚扶了一下说:“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蔷兄弟请起,坐下说话。"
等贾蔷坐下后,贾环才问道:“不知蔷兄弟今日来访有何要事?”
贾蔷正色道:“王爷,家叔曾对我说过,若有一天他出了事,一定要到宁国府告知王爷,小心康王。"
贾环听后失笑说:“蔷兄弟,康王府如今早已衰败,这事不必再提了。"
贾蔷笑道:“王爷,家叔跟我说这事时,康王府已经出事了。
我不明白其中深意,但还是来告诉王爷一声,也算是尽了我的心意。"
贾环闻言一愣,贾敬这话是什么意思?康王已经死了,为何还要提醒我小心康王?这其中难道还有什么隐情?可为什么贾敬不肯把话说清楚呢!
思索片刻后,贾环回过神来,看到贾蔷还在一旁坐着,便笑着说:“刚才一时走神,抱歉了,蔷兄弟。"
贾蔷笑道:“没关系。"
贾环不再纠结于贾敬的话,笑着问贾蔷:“这些年来过得怎么样?都在做什么营生?”
贾蔷闻言叹了口气说:“惭愧得很,当年贾珍父子出事,我就离开了宁国府,在后廊找了间住处,靠典当一些东西维持生活,偶尔还会得到芸哥儿的帮助,才勉强度日。
也怪自己当年不努力,到现在也没学会什么本事,无法自立。"
贾环听后感慨万分。
按照原着,贾墙一直住在宁国府,直至贾家被抄,但贾环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使贾墙不得不早早离开宁国府,过着困顿的生活。
贾环说道:“蔷弟,如果你不嫌弃,不妨到我的酒楼担任账房一职,至少能保障生活所需。"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