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正与姨娘小桃红准备歇息,门外突然传来小丫头的声音:“大老爷,老太太院里的鸳鸯姐姐来了,说是紧急找您有事!”
正打算歇息的贾赦皱眉说道:“这么晚了她找来做什么?”
随即穿上外衣,走出内室,吩咐道:“让鸳鸯进来。"
鸳鸯进来行礼后说道:“大老爷,老太太有要紧的事要问您,让您到荣庆堂去。"
贾赦疑惑地问:“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鸳鸯回答说:“大老爷还是亲自去问老太太吧,我也不清楚。"
荣庆堂。
贾赦进去向贾母行礼,问道:“母亲深夜召我前来,不知有什么事需要询问?”
贾母严肃地说:“老大,我问你,你让琏儿两次前往平安州到底是为了什么?”
贾赦愣了一下,不明白母亲为何突然问起这事,便笑着答道:“母亲,我只是让琏儿去做些生意,赚点钱补贴家用,母亲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贾母直视贾赦说:“仅仅是做生意而已,难道没有和平安州节度使打过交道?”
贾赦再次愣住,苦笑着说:“母亲,怎么可能不去拜访节度使呢?在平安州,没有他的支持根本寸步难行,更别说做生意了。
而且节度使本就是父亲的老部下,不去拜访岂不是失礼?”
贾母听后心中一紧,心想果然如此,便继续追问:“老大,你在平安州具体做了哪些生意?”
贾赦轻松地回答:“不过是一些小买卖罢了,母亲何必在意这些小事。"
贾环插嘴道:“大老爷,莫非你把物资走私给了外国人?”
贾赦脸色一沉,说道:“环哥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就算我做了,别人不也一样在做吗?”
贾环冷笑一声:“没错,其他人都是偷偷摸摸地走私,而你是和节度使勾结,公然贩卖!你这分明是在结交外官、里通外国,每一条罪名都足以让你丧命,整个荣国府也会因此被抄家!”
贾赦急切地说:“胡说八道!我不过是卖了些日常用品和少量粮食,并非倒卖重要物资,怎么能算作里通外国!”
贾环冷笑一声,“粮食难道不是重要物资?即便你只卖出一石,大老爷也会被扣上勾结外人的罪名,要知道贾家的敌人不少。
况且身为勋贵,去结交边关将领,陛下知道后会怎么想?你这是要带着荣国府走向 ** 啊!”
贾赦被贾环说得脸色发白,额头冒汗,一时语塞。
旁边的贾母也焦急地说:“老大,你究竟在平安州做了什么,赶紧如实说出来,咱们也好商量对策,不然等陛下降旨抄家削爵就来不及了。"
贾赦忙把贾琏两次前往平安州的事告诉贾母,说道:“母亲,我只是借助平安州节度使与我们贾家的关系,在那里做了几笔买卖赚些银子,并没有其他想法。"
贾母听后,脸色稍显缓和,转向贾环说:“环哥儿,你大伯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你觉得现在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贾环道:“老祖宗,大伯的行为在平常或许没什么,但在关键时刻就会成为贾家的罪证,那时那些对头怎会轻易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贾赦听到这话,脸色更加苍白,他没想到事情会变得如此严重,不过去了几次平安州而已,怎么就成了勾结外官、通敌叛国?
贾母也被吓坏了,站起来急切地问:“环哥儿,你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帮帮你大伯,我什么都听你的。"
贾环扶贾母坐下,说道:“老祖宗,现在唯一的办法是主动认罪,相信陛下看在我面子上会从轻发落。
若不这么做,等到最后可能更麻烦。
而且大伯也没做得太出格,还有周旋的空间,只是这爵位怕是保不住了。"
贾母苦笑着说:“这种时候哪还敢想爵位,能保住荣国府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贾环点头道:“那好,大伯把平安州的事写成奏折,我亲自去见陛下。"
贾母说:“好,老大你在这儿写,明天一早就让环哥儿进宫,免得夜长梦多!”
鸳鸯立刻拿来纸笔。
贾赦将平安州事务整理成折子,递给贾环,神情严肃地说道:“环哥儿,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话毕,他便要向贾环行礼。
贾环急忙闪开,说:“此事结果如何,还需等我从宫中回来看情况再定。"
次日清晨,皇城内,御书房中。
弘武帝问贾环:“你一大早就来见朕,究竟有何要事?”
贾环跪下禀告:“臣特来请罪。"随后,双手呈上贾赦所写的奏折。
旁边的戴权接过奏折交给弘武帝,皇帝仔细阅读后说道:“此事看似重大,却又不算什么大事,但在关键时刻可能会成为针对你的借口,必须妥善处理。"
贾环恭敬回应:“臣深知此事在外围地区屡见不鲜,但臣承蒙圣恩,绝不能容许家中发生此类事情,恳请陛下责罚!”
弘武帝听后点头,沉思片刻道:“那就让贾赦将爵位传承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