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香院中,薛姨妈得知莺儿的消息,心情极佳,若是事情如愿,不仅夏家,连同与夏家关系密切的内务府以及一众皇商,都会记着薛家的好处。
薛姨妈问莺儿:“宝丫头还有什么吩咐吗?”
莺儿摇头:“没有了,我来的时候正在逗珺姐儿呢。"
薛姨妈追问:“珺姐儿怎么了?”
莺儿详细讲述了珺姐儿被贾环和宝钗联手欺负而哭的事情。
薛姨妈听后笑着说道:“不过是一群孩子闹着玩罢了,莺儿要是没事,就回吧,免得宝丫头找不着人着急。"
待莺儿离开后,薛姨妈满心欢喜,觉得这次薛家终于扬眉吐气了。
当年将宝丫头许配给环哥儿做妾,确实是她一生中最明智的选择。
次日清晨。
宁安堂内,贾环端坐于主位,下方坐着一等子柳芳。
柳芳拱手说道:“王爷,此次我能担任十二团营统领,全赖王爷举荐,特来感谢。"
贾环摆手笑道:“柳世叔言重了,你我本是世代交好,互相扶持理所当然,不必客气。"
柳芳听罢笑道:“王爷,如今我辈掌控京畿大营和十二团营,虽然兵力不及元兴勋臣,但也足以抗衡。"
贾环点头道:“柳世叔当尽早稳固十二团营,多引入一些我朝开国功臣的后人,这对掌控局面会有帮助。"
柳芳闻言皱眉问道:“王爷,可是近日有何变故?”
贾环叹息道:“柳世叔,近来宫廷纷争不断,陛下膝下无子,宁王在外虎视眈眈,卫国公邓达之子邓安又卷入其中,我担心邓达会投靠宁王,若真如此,恐怕会有麻烦。"
柳芳听后心中一震,道:“王爷放心,我定会尽快掌控十二团营,一切听从您的调遣。"
送走柳芳,贾环回到内宅,却发现黛玉、宝钗等人不在。
香菱笑着迎接他,说:“三姑娘打算成立海棠社,已经把几位王妃都请去了。"
贾环想起原着中黛玉曾被称为“潇湘妃子”
,不知这次会得到怎样的雅号。
潇湘馆内,迎春、探春、惜春以及宝玉都在场,大家正谈笑风生。
探春提议道:“我们在此成立海棠社,不如仿古制,每人给自己取个雅号如何?”
宝玉拍手赞同:“这个主意太好了!”
探春问宝玉:“宝二哥,你想好自己的雅号了吗?”
黛玉笑着说道:“这事由三妹妹发起,不如让她帮我们取个雅号吧!”
探春摇头道:“这不妥,别号应当自取,我先试试,就叫‘秋爽居士’吧!”
宝玉听后摇头道:“太俗气。
林妹妹这儿芭蕉、秋桐虽有,但独竹最多,不如叫竹居士。"探春听罢说道:“有了,我喜欢芭蕉,就取名蕉下客吧!”
大家笑着点头赞同。
黛玉指着竹林中的小鹿笑着说:“那你不就成了鹿的姐妹?”
这鹿还是当年庄子送来的,一直养到现在。
小惜春问:“林姐姐,三姐姐怎么成鹿了?”
黛玉笑着答:“古人说过‘蕉下覆鹿’,三丫头自封蕉下客,岂不是鹿的姐妹?”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
探春不服气地说:“林姐姐,你太过分了!别绕弯子损我。
我给你想个好名号——林姐姐这儿尽是竹子,娥皇女英的泪痕留在竹上成斑,这竹子被称为湘妃竹,林姐姐最爱哭,竹子早成湘妃竹了,而且她现在又是阳平郡王正妃,不如叫潇湘妃子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赞成。
黛玉脸微微发红,却没再说话。
宝钗笑着问探春:“那我的呢?”
探春眼睛一转笑道:“宝姐姐就叫蘅芜君吧,宝姐姐身为侧妃,也算得上君了。"
宝玉急切地问:“那我呢?三妹妹也给我起个。"探春奇怪道:“宝二哥,你不是有个雅号吗?叫绛花洞主的。"宝玉笑着说:“那是小时候的事,提它干嘛。"于是探春给每个人都起了雅号:宝玉为怡红公子,迎春为菱洲,惜春为藕榭,湘云为枕霞旧友。
贾环来到锦衣亲军都指挥司,常贵和郭达迎接他入内堂,说道:“王爷,夏家的掌柜和伙计太多,昭狱都快满了,此事与夏家无关,是否放人?”
贾环笑着问:“是不是有人找过你们?”
两人一听立刻紧张起来,抱拳说道:“王爷,确实有人托我们办事,但我们已拒绝,绝不敢徇私枉法,请王爷明察!”
贾环摆手笑道:“你们先放了桂花夏家的掌柜伙计,夏家暂时不必放人。
若有人托你们办事,就全盘接受,就说几天后就会释放他们。"两人听后心中欢喜,这分明是王爷让他们赚钱的机会。
他们对视一眼,向贾环拱手致谢:“多谢王爷!”
贾环笑着摆手:“你们也辛苦了,但不可太过分。"
贾环回到宁国府时天已渐黑,穿过中路院,进入灯火通明的后宅正屋,刚进门就看见黛玉正与宝钗、湘云谈笑。
“聊什么呢?这么入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