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熙凤点头后,她转向宝钗说道:“宝丫头,你要努力争取生个男孩啊!一旦出生便是三等男爵,多尊贵啊,有些人奋斗一生也不一定能达到,而你的孩子还没出世就已得此殊荣。"
贾环见宝钗有些紧张,便对贾母说道:“老祖宗,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女孩呢。
要是宝姐姐生个女儿,我一定会把她捧在手心里疼爱。
至于那个三等男爵的头衔,以后再考虑也无妨,不必着急,它又不会跑掉。"
贾母听后对薛姨妈笑道:“姨太太,看来这姑娘没选错婆家吧。"
薛姨妈自然明白贾环的心思,知道他是担心宝钗着急才这样说,便笑着附和:“老太太说得对,这也是宝丫头的福气,能嫁给环哥儿这样体贴的人。"
薛宝钗眼中似有雾气弥漫,仿佛能将贾环绕住。
能嫁这样的有情有义之人,这一生无憾。
王熙凤见状调侃道:“宝丫头,你这话可让我吃醋了!”
宝钗脸颊微红,嗔怪道:“凤丫头,你越发胡闹了!”
小惜春蹦到宝钗身旁,撒娇道:“宝姐姐,什么时候能见到小侄子呀?到时候我可得送见面礼呢。"
宝钗轻轻摸着小惜春的发髻,笑道:“快了,腊月就能见到,到时你可别欺负他。"
小惜春嘟囔着嘴说:“我才不会呢,我是姑姑嘛。"
小吉祥冷哼一声:“装什么,还不是想逗小孩玩。"
小惜春瞪眼道:“你竟敢挑事!”
贾环忙把小吉祥拉回身边,说:“别吵了,你们俩见面就掐架,再这样下去,我就停了你们的零嘴!”
小吉祥和小惜春齐声喊:“不要!”
随后彼此翻了个白眼。
接风宴结束后,众人散去,唯有王夫人闷闷不乐,贾环等人则返回宁国府。
偏房内,贾环搂着宝钗,右手轻抚她的腹部,心中满是平静。
这个孩子是他此生第一次为人父。
宝钗依偎在贾环怀里,听着他的心跳,温柔地问:“你说喜欢女儿,是在安慰我吗?”
贾环亲昵地蹭了蹭她的脸,笑着说:“宝姐姐,确实是为了安慰你,但我更喜欢女儿,你知道‘女儿是爹爹的小棉袄’这句话吗?”
宝钗幸福地靠在他肩上,轻责道:“爷又在编故事骗我。"
贾环笑道:“有没有听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一样珍贵。"
宝钗感动地说:“爷……”
深夜,宁王府。
宁王刘玄语气阴沉地说:“贾环居然有了封地,我至今仍是虚职,实在令人愤恨。"
中年太监安慰道:“王爷无需动怒,王爷若这么想,贾环虽有封地,手下又有军队,但他无法在朝中任职,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他也坐不久,这对王爷而言是件好事,贾环日后不过是个闲散王爷罢了。"
宁王刘玄道:“话虽如此,但贾环在城外驻扎的一千铁骑,在紧要关头仍不可小觑!”
太 ** 罢笑了:“王爷,贾环的阳平卫,您在意,朝中许多人都在盯着呢,连陛下也会派人监视,区区一千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宁王沉默片刻说:“但愿如此吧。"他对贾环成为自己成事之路上的障碍深感不满,恨不得立刻除掉。
太监道:“王爷,朝中有不少支持您的大臣,他们多是当年太子爷留下的班底,只要弘武帝一驾崩,王爷便可登基,但在此之前,最好先除去康亲王,以免太后日后生变。"
宁王冷笑:“康王叔可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愚蠢,能在当年夺嫡斗争中存活下来的人,岂会简单?想要对付康亲王不是易事,必须好好谋划。"
太监献策:“我们可以利用陛下的力量,只要把康亲王和铁网山之事扯上关系,任何人都救不了他!”
转眼到了腊月,大雪纷飞,路上行人稀少,偶有行人也行色匆匆。
宁国府。
后宅偏院内,宝钗已开始分娩,黛玉陪着贾环在外等候,侍女们进进出出忙碌不已。
黛玉见贾环绕来绕去,笑着调侃道:“环儿,看你急成这样,里面既有太医,也有宫里请来的稳婆,宝丫头一定会顺利生产!”
贾环停下脚步,笑着回道:“我这不是急嘛,都等了半天了。"
忽然,婴儿的啼哭声响起,一名稳婆走出来说:“恭喜王爷,侧妃娘娘为王爷诞下一女。"之所以称作千金,因为只有黛玉的女儿能被称为郡主。
贾环听闻大喜,当即宣布:“赏,全府上下都赏半年月钱!”
贾环来到内室稍作休息,待身体回暖后走进产房。
看到满头大汗、虚弱不堪的宝钗,他心疼地说:“宝姐姐,你为我生了个女儿,我很开心。"
宝钗喘息着说:“没能给爷添个儿子,是我无能。"
贾环轻轻拍了拍宝钗的手:“再生不急,女儿长大也能帮着照看弟弟。"
黛玉劝道:“宝丫头先休息吧,有话以后再说。"宝钗确实疲惫,听后便闭眼入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