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赵姨娘院子里休息的贾政被深夜叫起,怒气冲冲地说:"什么事?"
外面小鹊的声音传来:"老爷,老太太请您过去,有急事。"
贾政匆匆换好衣服赶到荣庆堂,行礼道:"母亲,这么晚找儿子有什么急事?"
贾政听完贾母讲述事情经过后,愤怒地瞪了宝玉一眼,斥责道:“真是愚蠢至极!”
宝玉吓得浑身发抖,像只受惊的小鸟般低头站立。
贾母劝慰道:“别吓坏了宝玉,我已经教训过他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传递消息的仆人,不然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
贾政急忙点头:“母亲说得对,我这就去查办此事。"说完便赶往前院。
荣国府的仆人们全站在院子里,灯光照亮了整个空间。
在荣禧堂内,贾政对麝月说:“一会儿你仔细看看,认出来的话,老爷必有重赏。"
随着一批批仆人被带进来审问,贾政越听越是摇头,心中愈加沉重。
若找不到那个传递消息的人,岂不是意味着荣国府在他人眼里可以随意进出,甚至危及家人安危!
“就是他!”
麝月忽然指向一名年轻的小厮低声说道。
贾政立刻命令:“把他抓住绑起来!”
身边的侍从立即上前,将那人控制住并绑了起来。
“老爷,我到底犯了什么错,您为何这般对我?”
小厮挣扎着喊道。
贾政挥退其他仆人后,问:“你是谁,在哪里做事?”
“我是王六,在前院仓库当差,我母亲则在太太身边服侍。"王六回答。
贾政听后脸色难看,这怎么又牵扯到了王夫人身上,严厉质问:“好大的胆子!竟敢协助外人向内宅传递消息,说吧,是谁指使你的?”
王六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今日在府门口遇到的一件事。
有人自称是宝二爷的朋友,请求他帮忙把信送到内宅给宝二爷,并给了他十两银子。
他一时贪心,便趁着机会将信交给麝月。
“不过是一封信而已,老爷为何如此生气?”
王六慌忙辩解,“那人称是宝二爷的朋友,我怎敢冒犯,只能悄悄地把信交给麝月姑娘,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绝无半点虚假!”
贾政稍作思考,觉得这话确实合情合理。
他并非冷酷无情之人,于是沉声道:“你私自传递消息,已触犯大忌,虽然情有可原,但仍需接受惩罚。
来人,拖下去打四十板子,贬到马厩干活!”
随后,他的贴身侍从押着王六去执行处罚。
贾政回到荣禧堂,将情况向贾母详细说明后,贾母说道:“政儿啊,前院必须好好整顿,若连这样的事情都能发生,日后必定会有更大的隐患。
至于内宅的事,我自己会处理。"
贾政回答:“母亲放心,孩儿明白,一定会认真整顿前院,不会再让类似事件发生。"贾母摆摆手示意他离开,说自己也累了,准备休息。
次日清晨,王嬷嬷因担忧儿子王六被罚之事一夜未眠,直至天亮才敢前往王夫人处求情。
她哭诉道:“太太,王六是为宝二爷才传信入内宅,如今不仅挨了重罚,还被派往马厩当差,请太太开恩,让他回来吧。"
王夫人冷眼瞧了她一眼,说:“王嬷嬷你也算得上是个老人了,却参与内外勾结之事,这是大罪。
老爷能留他性命已是仁慈,你莫不知足。
不过看在你一向尽心服侍我的份上,过些日子我会考虑调他回来。"
王嬷嬷听后感激叩谢,承诺今后更加卖力为王夫人效力。
王夫人笑着让她退下。
荣庆堂中,贾母问王熙凤是否知晓昨夜发生的事情。
王熙凤承认了解,并表示府中确需整顿,但碍于各方关系错综复杂,不敢轻举妄动。
贾母听后十分生气,责备她处理不当。
王熙凤立即认错,表示自己太过顾虑重重。
贾母对凤姐说道:“我给你几位老嬷嬷,你把后宅好好整治一番,不用顾虑他人,有人找你麻烦,我给你撑腰!”
凤姐听后心中欢喜,正好借此机会清理府中大太太和二太太的人马,免得他们妨碍自己办事,便笑道:“多谢老祖宗支持,有了您的助力,我定能把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不敢说像东府那么严谨,但绝不会再出乱子。"
贾母听了笑道:“这样就好,遇到什么难题就来找我,看谁敢为难你!”
凤姐离开荣庆堂后,心情大好。
虽然荣国府大部分重要地方都是自己人掌管,但碍于情面,大太太和二太太仍有人在关键岗位上。
如今有了贾母的支持,这次一定要彻底清除那些不顺眼的奴才。
刑夫人问:“你说什么?凤丫头撤了你侄女的职?”
王保善家的哭诉道:“是的,大太太,求您替我们做主!”
刑夫人脸色铁青,怒气冲冲地说:“这凤丫头是不是疯了?走,去看看怎么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