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皇城内的大明宫养心殿中,弘武帝阅完贾环的奏折,递给张廷玉等人:“山东的事终于解决了,我的心也踏实了些。"
张廷玉看完奏折,笑道:“陛下,宁侯另辟蹊径解决粮米问题,堪称大功。
没想到那些世家竟敢豢养私军,真是胆大妄为!”
弘武帝冷笑:“传旨,黄家勾结盗匪,男丁处斩,女眷发往教坊司为奴!”
林如海进言:“陛下,衍圣公遇害,贾环难辞其咎,请陛下降罪!”
张廷玉微笑道:“林大人,当时宁侯正遇济南城大乱,他下令山东大营不得妄动,这是明智之举,何罪之有?谁能想到**如此猖獗,竟敢攻打衍圣公府,致使衍圣公遇难,此事与宁侯无关。"
陈廷敬也附和道:“张相所言极是,衍圣公府之事确实与宁侯无干,孔家所奏不过是因悲伤过度而迁怒于宁侯罢了。"
弘武帝说道:“衍圣公遇害,贾环在山东掌军难辞其咎,但鉴于他的功劳,这次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张廷玉等人对视一眼,恭敬地说道:“陛下英明。"他们都清楚,贾环积累了不少功劳,此次若能顺利晋封国公,全靠弘武帝的恩典。
不过,对贾环而言,或许未尝不是好事,毕竟他还年轻。
宁国府。
潇湘馆内,黛玉正在与平儿商议宁国府的事务。
贾环不在府中,有些事情平儿无法决断,只好前来园子里请教黛玉。
为此,她常被姐妹们取笑。
小吉祥飞奔而来,因跑得太急,脸颊通红,气喘吁吁地说:“林姑娘,林府来人传信,说三爷快回来了!”
黛玉听闻贾环即将归来,惊喜地问:“可知环儿何时回京?”
小吉祥摇了摇头:“林府的人说三爷在山东的事已结束,很快就会回京,但具体时间不清楚。"
虽然有些失望,但得知贾环即将归来,黛玉依然十分高兴,说道:“没关系,最多晚几天而已。
平儿姐姐今日也累了,不如我们出去散散步吧。"
平儿笑着答应:“好啊,我陪你一起去。"
离开潇湘馆,黛玉几人沿着青石小径走进园中,穿过水榭来到花圃间。
五彩缤纷的花朵竞相开放,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
黛玉抬头望去,只见一片青草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湘云、惜春、小幺儿以及十二戏班的活泼丫头们赤脚嬉戏,欢声笑语不断。
小吉祥欢呼一声后,也加入了她们的行列。
迎春见黛玉来,笑着招呼道:“林妹妹难得有空,快过来。"晴雯、翠缕、司琪等丫头纷纷行礼。
湘云走近,调侃道:“林姐姐平日里忙于帮衬环儿处理家族事务,今日怎这般悠闲?”
黛玉并未生气,轻点了湘云的额头,“云妹妹这张嘴越发厉害,将来谁娶了你可得费心。"
湘云笑嘻嘻地回应:“我这点子小性子,环儿肯定治不住,二姐姐你说是不是?”
迎春抿嘴浅笑,黛玉见状脸微红,嗔道:“云妹妹胡说什么呢!”
黛玉环顾四周,问:“宝钗身子还好吗?三妹妹呢?”
迎春答道:“宝钗近日身体不适,在梨香院休养,三妹妹陪她去了。"
黛玉听后略显担忧,“宝钗身子要紧吗?”
迎春宽慰道:“服药几日后已无大碍。"黛玉点头,“那我去看看,你们继续忙吧。"随后往蘅芜苑走去。
济南城。
贾环查封十大米行后,粮价迅速稳定,局势逐步缓和。
受牵连的世家中,黄家男丁全数被杀,其余几户仅被流放。
贾环准备返京,对巡抚说道:“大人,本侯不久便回京复命,山东大营暂由副将代管,一切均已安排妥当,若有难处可向其咨询。"
牟怀善拱手谢道:“多谢宁侯。"迟疑片刻,又提醒:“因孔家之事,士林对宁侯多有非议,还望回京后多加留意自身安全。"
贾环听罢心中一动,对这位巡抚的好感更深了几分,笑着说道:“本侯明白,那些藏于暗处的小人,不足为惧。"
次日清晨。
济南城门外,牟怀善望着贾环离去的身影,感慨道:“这般人才,实属可惜。"身为一省长官,他自然看得出贾环未来的处境充满危机。
贾环立下的功劳虽为国家,但越是这样,皇家越难容他。
当今圣上虽喜爱贾环,但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有所取舍。
以贾环的功绩来看,若今上驾崩,继任者未必能驾驭如此杰出的人才,这必将带来隐患。
从今上解除贾环的军职一事便可看出端倪,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贾环的未来都不容乐观。
皇城。
大明宫养心殿中,弘武帝看着关于雁门关的密报,得知蒙古军队集结三十万,加上其他兵力已达四十万,使雁门关的压力剧增。
弘武帝眉头紧锁,目前雁门关守军二十万,粮草充足,外有镇北侯的三万骑兵支援,暂时不必过于担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