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急忙摇头:“岳母误会了,小婿深知敏儿当年与岳母的约定,只是如今……”
他叹了口气,“玉儿现为县君,婚事需遵从圣意,我确实做不了主。"
贾母闻言一愣,随即明白此理,黛玉既有封号,婚事自然由朝廷决定,但她仍忍不住问道:“如海,就不能向陛下请求赐婚吗?”
林如海叹了口气道:“小婿尽力一试,成败全凭天意。"贾母只能点头,若玉儿嫁到别处,她实在放心不下,心中暗生忧虑。
午后,贾环率亲兵护送林如海父女回府。
入后堂落座后,林如海说道:“今日老太太提及玉儿婚事,我便以听宫中旨意为由暂且稳住。"
贾环疑惑:“姑父为何不直接说明我和林姐姐之事,也好让老太太死了这条心。"
林如海摇头:“此事并不简单,当年你姑母曾与老太太提过,不知是否有书信留存,贸然开口怕老太太拿证据反驳,局面就尴尬了。"
黛玉听后脸色苍白,若真与环儿分开,她不知该如何生活,颤抖着问:“父亲,这可怎么办?”
贾环握着黛玉冰冷的手,柔声说:“林姐姐,一切有我。"黛玉感受到温暖,目光柔和地望着他,轻声道:“环儿,我相信你。"简短的信任二字,让贾环内心触动。
贾环看向林如海,示意他给个建议。
林如海笑道:“环哥儿,你只顾眼前。
不如去请陛下赐婚。"
此言令贾环豁然开朗,拍腿道:“对啊,我去求不就行了吗?”
料想陛下不会刁难。"姑父,我现在就进宫。"
在黛玉期待的目光中,贾环离开林府,直奔皇城递牌求见弘武帝。
坤宁宫内,帝后并坐于凤榻。
贾环跪下行礼:“臣贾环给陛下、娘娘请安。"
弘武帝虚扶道:“起来吧,朝中已封笔休整,你年节便忙至此?”
贾环站起,不好意思地说:“陛下,臣有事相求。"
皇后笑问:“何事如此紧急,竟让你初一还跑进宫?”
贾环红着脸道:“陛下,臣恳请赐婚,娶林如海之女。"
弘武帝笑着说:“这事我听林爱卿提过,你难道连这点耐心都没有,过年期间就来打扰我的清闲?”
贾环苦笑道:“臣的祖母一心想要让宝玉娶林大人的女儿,臣实在没办法,只好进宫向陛下求助。"
弘武帝笑道:“你是不是担心自己的媳妇要被抢走,这才急急忙忙来求我?不过你找错人了。"
贾环立刻意识到若是由皇后娘娘下懿旨会更合适,赶紧向皇后行礼道:“请娘娘成全!”
皇后微微一笑:“这有何难。"她命人取来宝玺,亲自写了一道赐婚懿旨,盖上玺印交给贾环,说道:“这样,你该放心了吧?”
贾环谢恩道:“多谢娘娘成全!”
“既然来了,就留下吃饭吧,陪陛下喝两杯。"
皇后笑着离开去准备,只剩下弘武帝和贾环在西暖阁。
弘武帝说道:“贾环,如今正是新法推行的关键时刻,我想让你接管锦衣亲军,你觉得如何?”
贾环沉思片刻,心想锦衣亲军指挥使不会有好结果,那是皇帝手中的利刃,日后可能会鸟尽弓藏……但他嘴上却说:“臣一切听凭陛下安排,不过京畿大营由谁掌管?”
弘武帝笑道:“你推荐一个人选即可。
让你去锦衣亲军,并非是要你放弃兵权,最好选择一个你信任且能为你所用的人。"
贾环想了想说:“臣觉得一等伯牛继宗适合掌管京畿大营。
这样京畿大营依然掌控在陛下手中,而且开国功臣一族一直受到打压,陛下给予这样的厚恩,牛继宗必定感恩戴德,定会为陛下效力。"弘武帝满意地点点头。
用过饭后,在宫门落锁前,贾环才离开皇宫,与周扬等人汇合后来到林府。
林如海和黛玉一直在等贾环的消息,尽管林如海说一定没问题,但黛玉仍心神不定。
见到贾环进来,她急忙问:“环儿,事情办得怎么样?陛下答应了吗?”
贾环拿出明黄色的懿旨晃了晃道:“林姐姐放宽心吧!”
黛玉看到懿旨,心中欢喜,随即意识到自己失态,害羞地捂脸跑回了自己的院子。
林如海见黛玉离去,问贾环为何归家晚了。"陛下留我吃饭。"贾环接着说明自己即将执掌锦衣亲军之事。
林如海不解:“陛下是否打算有所行动?时机似乎还未成熟。"贾环摇头:“不一定现在行动,但让我先控制锦衣亲军,为将来铺路。"林如海点头:“你这样想没错,不过日后行事要更小心,盯着你的人不少,锦衣亲军指挥使职位敏感。
锦衣亲军经过前朝打压,势力已减弱,你得先稳固锦衣亲军,才能进一步谋划。"
离开林府后,贾环前往镇国公府。
牛继宗带着儿子牛安出迎,表示若无大事,只需派人通知即可。
随后引导贾环至正堂。
坐下后,贾环对牛继宗说:“陛下让我掌管锦衣亲军,但京畿大营空缺,我推荐您接任。"牛继宗听后眼睛一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