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熹微的阳光宛如轻纱,透过窗户悄然洒落在旅馆房间内。
我与师父早早便起身,来到旅馆餐厅,我们和师妹唐悦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小米粥的醇厚、水煎包的鲜香,为我们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饭后,我们精神抖擞,准备继续探寻南乐县的神秘与奇妙。
踏出旅馆,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
宋悦宛如一只欢快的小鸟,蹦蹦跳跳地围绕在我们身旁,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师父,昨天听了那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学到好多易经知识,今天又会碰上什么新奇有趣的事儿呀?”
师父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睿智:“这可难以预料,易学的世界讲究机缘巧合,说不定不经意间,奇妙的缘分就会降临。”
我们沿着县城的街道悠然漫步,街边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间尽显岁月的痕迹。墙壁上斑驳的纹理,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我们路过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成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画卷。
只见一群人紧紧围聚在一起,似乎发生了什么引人关注的事情。宋悦好奇心瞬间被点燃,像只敏捷的小猴子,拉着我和师父就往人群里钻。
好不容易挤进人群,映入眼帘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满脸愁容,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
他的旁边地上杂乱地摆放着一些奇怪的物件,一块形状宛如扭曲蛇形的石头,表面粗糙且布满青苔;还有几块刻满神秘符文的木板,符文似字非字,透着一股神秘莫测的气息。
宋悦不禁小声嘀咕:“这是在搞什么名堂呀?”
师父上前轻声询问,中年男子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娓娓道来:“几位有所不知,我家祖上传下一个古旧的箱子,一直安放在老宅的阁楼里,尘封多年。
前些天,我心血来潮整理东西,无意间发现了它。这箱子造型古朴,工艺精湛,箱身上雕刻的花纹精美绝伦,可奇怪的是,无论我怎么摆弄,它都纹丝不动,怎么都打不开。
我特意找了村里经验丰富的锁匠,那锁匠摆弄了半天,也是一筹莫展,连连摇头说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的锁。
后来,有个自称懂些法术的人告诉我,这箱子或许被施了某种神秘法术,得用这些物件来破解。
我满心期待地照做了,然而,一切都是徒劳,依旧毫无头绪,我实在是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师父微微俯身,仔细端详着地上的物件和那口箱子。箱子整体呈深褐色,木质纹理细腻而独特,岁月的侵蚀让它显得愈发古朴厚重。
师父缓缓说道:“这些所谓破解的物件,大多只是江湖骗术,并无实际用处。
从易经的角度来讲,任何事物都蕴含着内在的规律以及数理逻辑。这箱子既然是祖上传下,历经岁月仍保存至今,或许暗藏着与家族紧密相关的密码或者独特的开启方式。”
宋悦满脸疑惑,歪着头问道:“师父,那究竟该如何寻找这个开启方式呢?”
师父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箱子的表象探寻其内在奥秘。
思索片刻后,他沉稳地说:“易经中有‘象、数、理’的精妙概念。
我们不妨先从‘象’入手,仔细观察这箱子的外观。你们瞧,箱子上雕刻的花纹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玄机,隐隐有着某种规律。这些花纹或许暗示着某种方向或者顺序。
再看这锁孔的形状,呈八角形,八角在易经里对应八卦,这绝非偶然。”
我脑海中灵光一闪,恍然大悟:“师父,您是说要从八卦的角度去思考开启箱子的线索?”
师父赞许地点点头:“没错。八卦代表着不同的方位、属性和意象。我们可以尝试以八卦的方位顺序为切入点,来寻找开启箱子的关键线索。
唐坤,你去详细问问这位大哥,他家老宅的具体朝向以及阁楼在老宅中的准确方位。”
我赶忙走到中年男子身边,礼貌地询问。回来后,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师父:“师父,老宅坐北朝南,阁楼在老宅的东南角。”
师父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亮,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说道:
“东南角在八卦中为巽位,巽为风,象征着灵动、出入之意。或许开启箱子的关键线索,就隐藏在与巽位相关的细节里。”
说罢,师父再次将目光聚焦在箱子上,眼神专注而坚定。
他轻轻抚摸着箱身,一寸一寸地感受着每一处纹理。
突然,他的手指停留在箱盖上几个微微凸起的小点上。这些小点若不仔细观察,很容易被忽略。
师父轻轻触摸,感受着小点的排列,脑海中快速运转,思索着其中的规律。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周围的嘈杂声渐渐远去,师父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突然,他像是捕捉到了那一丝关键的灵感,按照一定顺序快速按下小点。伴随着一阵轻微而悦耳的“咔咔”声,仿佛沉睡多年的箱子被唤醒,箱盖缓缓打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