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介入,时机恰到好处。他既是为儿子解围,也是在表明储君的态度,将此事从一场潜在的争论,拉回到了君臣和谐的轨道上。铁铉纵有再多疑虑,也只能躬身领命,将话头咽了回去。
一场无形的交锋,在觥筹交错间悄然消弭。
---
风波平息,宴会的气氛重新热烈起来。
不久,几位身着青色官袍的年轻翰林官员联袂而来。为首的,正是以才思敏捷、学识渊博着称的解缙。
与铁铉等老成持重的大臣不同,这些年轻的“天子门生”,眼中闪烁着的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臣等参见太孙殿下。”解缙率众人行礼,眼中带着几分兴奋,“殿下刚才一番‘固海强边’之论,实乃真知灼见,令臣等茅塞顿开!”
另一位名叫黄观的翰林编修接着说道:“是啊,殿下。臣等读古籍,常见有‘海外有三神山’、‘西有大秦国’之载。不知‘先驱号’这等巨舶,将来可否载着我大明之声威,去看看那海图之外的世界是何模样?”
他们的问题,没有丝毫政治算计,充满了纯粹的求知欲。
朱雄英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理想中最坚实的支持者。他一改刚才与铁铉对话时的沉稳,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语气也变得热切起来。
“当然可以。”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这几位青年才俊,“世界之大,远超我等想象。朕的格物司中,有一物名为‘千里镜’,可观数里之外。朕曾登高用之,只见海天一色,无穷无尽。朕亦有一幅粗略的世界舆图,我大明居于其中,固然广大,然四方之外,仍有无数未知之国度。等待着我们去认知,去交往。”
他没有谈征服,而是用了“认知”与“交往”这两个充满善意与智慧的词汇。
“待‘先驱号’正式下水之日,朕邀请诸位,同去龙江船厂一观。届时,或可让尔等亲手触摸那钢铁龙骨,亲眼透过‘千里镜’,眺望长江尽头,那通往大洋的辽阔水域。”
这番话,瞬间点燃了年轻翰林们的热情。能够亲身参与到这个划时代的工程中,哪怕只是作为见证者,也是一份无上的荣耀。解缙等人激动得面色潮红,连连作揖称谢。
朱雄英知道,思想的种子,已经在这片最肥沃的土壤里,悄然播下。
---
宴至高潮,歌舞升平。
就在众人以为今夜将在一片祥和中结束时,朱雄英缓缓起身,再次走到了大殿中央。
他先是向朱元璋深深一拜,随即转向太子朱标与满朝文武,朗声说道:“皇爷爷,父王,诸位臣工。”
乐声渐止,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他身上。
“自我大明建国,四海宾服,万国来朝。然近年来,因倭寇侵扰,海禁时有加严,以致许多藩属之国,久未沐我天朝圣恩。所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若长此以往,恐生疏离之心。”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洪亮,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孙儿恳请皇爷爷恩准,待‘先驱号’及首批新式海船建成之后,组建一支规模空前的‘宣慰南洋联合船队’!以宗室藩王为使,以文臣干吏为辅,遍访南洋诸国,重续朝贡,宣扬我大明国威与仁德,加深邦交。此举,一可彰显我朝怀柔远人之心,二可震慑宵小,使倭寇之流不敢再生事端,三可重开市舶,互通有无,富我百姓,充裕国库!”
这番话掷地有声,如平地惊雷,震动了整个奉天殿。
所有人都惊呆了。
铁铉等保守派大臣面面相觑,他们刚才还在警惕朱雄英的军事野心,没想到他转手就抛出了一个如此宏大且无法辩驳的“和平方案”。
“宣慰南洋”?“重续朝贡”?“宣扬仁德”?
这每一个词,都精准地踩在了儒家政治伦理的最高点上。反对这个提议,就等于反对大明作为天朝上国应尽的责任,就等于鼠目寸光,不顾邦交大义。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阳谋!
用最和平、最符合传统价值观的理由,去办最需要实力支撑的实事。没有人知道,在这支“宣慰船队”的和平外衣下,将隐藏着怎样一支精锐的海上力量。没有人知道,这次“友好访问”,将是一次多么彻底的武装巡航和战略侦察。
朱雄英成功地将他的真实意图——加速建设一支能够远洋作战的强大海军——包装成了一个所有人都必须支持的“文治”工程。
太子朱标望着自己的儿子,眼神复杂无比。有震惊,有欣赏,更有深深的自豪。他知道,雄英已经真正成长为一个懂得运用权谋、驾驭人心的成熟政治家。
御座之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朱元璋,那双饱经风霜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他缓缓地,却无比清晰地吐出了一个字:
“准!”
---
夜宴散去,月华如水。
朱雄英走在返回东宫的宫道上,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袍,带来一丝凉意。他的神情平静如初,仿佛今夜在奉天殿上搅动风云的并非是他。
一名不起眼的内侍,如影子般悄无声息地跟在他身后数步之遥。
行至一处无人的拐角,朱雄英的脚步微微一顿,并未回头,声音低沉而清晰地响起:
“传朕的密令。格物司最新试制的三十门‘神机铳’,以及一百支‘神火枪’,不必等待兵部验收了。三日之内,全部秘密运往龙江船厂,直接在‘先驱号’上进行安装调试。”
那内侍的身影在阴影中微微一动,仿佛连呼吸都消失了。
朱雄英继续向前走去,声音飘散在夜风里,带着一丝冰冷的锋锐。
“另外,告诉斥候营的林观。朕要他绘制的下一幅图,不是南洋的贸易航线图,而是……从福建外海到琉球群岛,再到对马岛的精确海图。每一处可供舰队停泊的港湾、每一座能够建立补给点的岛屿,都不能错过。”
“是。”内侍的声音低若蚊蚋,随即,他的身影便彻底融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宫灯摇曳,将朱雄英的身影拉得颀长。
南洋的和平之旅只是序幕,是为那场即将在东海展开的、真正的雷霆行动,所做的最华丽的伪装。
暗流,已在无人知晓的深海,开始加速汇聚。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