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剧场里的“别姬”与剧透的熊孩子**
“霸王别姬”沉浸式剧场是“垓下旧梦”的王牌项目。昏暗的光线,四面楚歌的音效(环绕立体声),逼真的战场景观。项羽身披残破战甲,手持霸王枪(道具),虞姬一袭红衣,手持长剑(未开刃),在追光灯下演绎那场千古悲歌。
每到“虞姬自刎”的高潮部分,项羽那一声撕心裂肺的“虞——姬——!!!”总能震得观众席嗡嗡作响,配合虞姬凄美倒地的身姿,不少感性的观众都会潸然泪下。谢幕后,总有观众排队找“霸王”和“虞姬”合影签名,表达对“悲剧英雄”的敬(同)意(情)。
这天,场次爆满。观众席前排,坐着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个精力旺盛、约莫五六岁的熊孩子。演出开始,熊孩子还算安静。当四面楚歌响起,气氛渐入悲凉时,熊孩子开始坐不住了,小屁股在椅子上扭来扭去。
项羽正沉浸在“英雄末路”的情绪中,悲怆地念着台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声情并茂,感染力十足。
就在这时,前排那熊孩子突然用全场都能听到的、清脆响亮的童音,大声问旁边的妈妈:
“妈妈!妈妈!这个大个子叔叔为什么要哭啊?他老婆等下是不是要自己抹脖子了?”
妈妈瞬间石化,脸涨得通红,一把捂住孩子的嘴:“嘘——!别说话!看戏!”
周围的观众:“……” 酝酿好的悲情气氛瞬间泄了一半。
项羽的悲怆表情僵在脸上:“……” 那句“奈若何”差点没接上。
虞姬也差点破功,强忍着才没笑场。
戏还得演。到了最关键的“别姬”时刻。虞姬拔剑,深情款款:“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作势欲自刎。
项羽目眦欲裂,伸出颤抖的手:“不——!!!”
就在这千钧一发、观众屏息凝神的时刻!
那熊孩子挣脱了妈妈的手,兴奋地指着舞台,跳着脚大喊:
“快看快看!阿姨要假装死掉啦!她手里那个是假的刀!上次我爸带我来看,她倒下去的时候还偷偷睁眼看了下地板硬不硬呢!”
全场:“…………”
死寂!绝对的死寂!
连环绕立体声的四面楚歌音效,似乎都尴尬地停顿了一下。
项羽伸出的手停在半空,悲愤的表情彻底裂开。
虞姬举着剑,自刎也不是,不自刎也不是,僵在原地。
观众席里不知是谁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引发了一片压抑的、此起彼伏的哄笑声。
熊孩子的妈妈已经恨不得钻到椅子底下去。
商鞅那冰冷的电子提示音,如同救场(补刀)般,通过剧场的广播系统响起(音量被调到了最小,但足够清晰):
“警告:观众席(A区3排5座)幼童,在演出关键情节持续喧哗,严重破坏演出氛围及观众体验。监护人监管不力。依据《观演守则》,处以:监护人罚款200元。请立即带离喧闹幼童。重复,请立即带离。”
在工作人员“礼貌”而坚决的“请离”手势和满场忍俊不禁的目光中,熊孩子被满脸通红的父母强行抱离现场,嘴里还兀自嚷嚷着:“我没说错嘛!刀就是假的!阿姨上次就是睁眼了嘛!”
舞台上,项羽和虞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和…一丝好笑。酝酿好的悲情被这熊孩子搅得稀碎。项羽干脆也不演了,收起那副悲痛欲绝的样子,无奈地对着观众席一抱拳:“咳…稚子无知,扰了诸位雅兴。见谅,见谅!” 他这无奈抱拳的样子,反而比刚才那悲情霸王更显真实可爱。
虞姬也放下道具剑,对着观众盈盈一礼,掩口轻笑,眼波流转间,那“自刎”的悲情荡然无存,只剩下令人心折的温婉。
没想到,这场被剧透、被拆台的“别姬”,反而因为两位主角这真实无奈的反应和虞姬那一笑,收获了比以往更热烈的掌声和笑声。观众们纷纷表示:“霸王别姬”看多了,这“霸王被熊孩子整不会了”的版本,更接地气,更欢乐!
商鞅的罚单如期而至(演出中断,未达预期效果,罚款800元),但项羽和虞姬看着观众们离场时轻松愉快的笑容,觉得这罚款…似乎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了。至少,不用每天撕心裂肺地演“别姬”了?虞姬甚至提议,下次遇到熊孩子剧透,不如就顺着演一出“霸王别熊孩子”?项羽摸着下巴,居然觉得…有点意思?
**4. 霸王的“惊喜”与虞姬的“惊吓”**
七夕将至,景区各处弥漫着粉红泡泡。连商鞅的罚款通知单,似乎都少了几分冰冷(错觉)。
项羽看着其他情侣成双成对,互赠礼物(虽然大多是景区文创),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贵为西楚霸王,送虞姬的礼物,必须惊天动地,与众不同!金银珠宝?太俗!胭脂水粉?太小气!他项羽的虞姬,值得最好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