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最后一句唱罢,她舞步骤停,眼中再无泪光,只剩一片澄澈的平静。她盈盈走到案几旁,斟满两杯酒,将其中一杯双手奉与项羽:“大王,妾知您情深,更知您乃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英雄岂会迟暮?纵使兵临垓下,妾亦深信,大王必能破围而出,重整河山!妾…永远在您身边!” 话音未落,她仰头饮尽杯中酒,身形快如闪电,反手抽出一直置于案边的寒光长剑——
“虞姬!!!”项羽的嘶吼如同受伤的巨兽,目眦欲裂,猛地扑去!
然而,太迟了!
一道凄艳无比的血线,在她如玉的颈项间骤然绽开!那素白的身影,如同被狂风吹折的玉兰,带着惊心动魄的美与毁灭,软软地向后倒去!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
数千人的沙场,陷入了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消失了!只有音响里模拟的、越来越近的汉军战鼓声在咚咚作响,如同敲打在每个人紧绷的神经上。
项羽扑跪在地,颤抖的双臂死死抱住虞姬迅速失去温度的身体。他的脸深深埋进她的颈窝,宽阔的肩膀剧烈地抽搐着,压抑到极致的呜咽从喉咙深处破碎地溢出。巨大的悲恸如同实质的阴影笼罩了整个舞台,也沉沉地压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头。
“大王!汉军杀来了!快走!”李承乾扮演的旧部将领(吕马童)浑身浴血(道具血浆),踉跄冲入营帐,声音嘶哑急促。
项羽猛地抬头,脸上泪痕未干,眼中却爆发出一种近乎疯狂的赤红光芒!虞姬的血,彻底点燃了他骨子里最后的不屈与暴烈!他最后看了一眼怀中爱人安详却苍白的容颜,猛地将她抱起,冲出营帐,在“垓下”一角(舞台迅速转换,灯光切换)草草掩埋。动作粗暴,却带着撕心裂肺的痛楚。
“随孤——杀出去!”他翻身上马,拔出佩剑,发出震天的咆哮。仅存的数十骑(赵匡胤、武则天、刘协麾下的“精锐”)紧随其后,如同困兽最后的扑击,在模拟的战场中左冲右突(骑术精湛,马蹄翻飞,烟尘四起)。身后,“汉军”的喊杀声震耳欲聋(九十名群演在导演指挥下发出整齐的吼声),紧追不舍。
狂飙突进,直到“乌江”岸边!
朱瞻基扮演的乌江亭长,须发皆白,撑着那条孤零零的小船,对着岸上浑身浴血、如同魔神般的项羽急切呼喊:“大王!江东虽小,足可再起!快上船!汉军无舟,追不上您!留得青山在啊大王!”
项羽勒住躁动的乌骓马(一匹神骏的黑马),望着滔滔江水,沉默如山。他沾满血污的手,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佩剑的剑柄——那正是虞姬自刎之剑!
此时,柳如是扮演的旁白,声音如同从历史长河中飘来,空灵而悲悯,清晰地响彻全场:“虞姬以死明志,盼君重振雄风;江东父老翘首,待君卷土重来!霸王啊,岂可轻言放弃?”
这声音,如同最后一根稻草。
项羽缓缓转过头,看向乌江亭长,脸上竟露出一丝奇异而疲惫的平静。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老人家…八千江东子弟,随孤渡江而西,今…无一生还!孤,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
他猛地一勒缰绳,乌骓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悲鸣!项羽举剑指向身后滚滚追来的“汉军”烟尘,声如雷霆:
“今日,非战之罪,天亡我也!然项籍头颅在此!尔等鼠辈,谁敢取之?!”他目光如电,扫过身边仅存的二十余骑,“诸君随我死战!黄泉路上,亦不寂寞!”
“杀——!!!”
最后的决战,惨烈到令人窒息!刀光剑影在特意设计的冷色调追光灯下疯狂闪烁,金属撞击声、战马嘶鸣声、士兵的怒吼与惨叫声(音响效果逼真)交织成一片。扮演项羽旧部的“士兵”们一个个倒下(精心设计的假摔和道具配合)。
终于,烟尘散开些许,偌大的“战场”上,只剩下伤痕累累的项羽,和同样血染战袍、拄着长矛才能勉强站立的吕马童(李承乾)。
项羽环顾四周尸山血海,最后目光落在吕马童身上,竟露出一丝复杂而苍凉的笑意。他翻身下马,步履蹒跚却依旧挺直脊梁,走到吕马童面前:“吕马童…故人乎?闻汉购我头,赏千金,邑万户…”他喘息着,声音带着一丝奇异的平静,“今日,非我不能战,天欲亡我!你我既有旧谊…这富贵,便送你吧!”
话音未落,他猛地抽出腰间那柄沾染了虞姬和自己无数敌人鲜血的佩剑!剑身在夕阳余晖和舞台追光灯下,反射出一道冰冷刺目的寒光!
全场观众的心脏,随着那剑光的扬起,骤然提到了嗓子眼!死寂!比虞姬自刎时更彻底的死寂!数千双眼睛死死盯着那道身影,连呼吸都已忘记。
项羽的目光,无比眷恋、无比温柔地抚过冰冷的剑锋——仿佛在凝视爱人最后的面容。他的嘴唇无声地翕动了一下,仿佛在呼唤一个名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