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张红梅终于停下笔,抬起头,那双锐利的眼睛直直盯着林墨,带着毫不掩饰的挑剔,“听说你在乡下喜欢讲故事?唱山歌?搞什么画画写字?我提醒你,这里是县一中!是毕业班!学生的时间一分一秒都耽误不起!你那些‘创新’,在乡下糊弄糊弄没见识的孩子和家长还行,在这里,行不通!要是因为你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影响了我们班的中考平均分,你负不起这个责!”
这近乎刻薄的警告,像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林墨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位“骨干教师”对自己教学理念的彻底否定和深深的排斥。她代表的,就是陈科长口中那个“规范、成绩、升学率”至上的冰冷体系。
“张老师,我理解毕业班的压力。”林墨迎着她的目光,声音平静,但眼神没有丝毫退让,“教学方法是手段,目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我会认真准备,确保知识点覆盖到位,同时……也会努力让学生感受到文字本身的力量和美感。”他没有直接说“创新”,而是强调了“理解”和“美感”,这是他的底线。
“力量?美感?”张红梅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嘴角扯出一个极冷的弧度,“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里,只有‘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没有错别字’!你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能当分用吗?林老师,我劝你收起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老老实实按规矩来!别给我们一中添乱!”她说完,不再看林墨,重新埋首于那堆作文本中,红笔划得更重了,仿佛在宣泄某种不满。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林墨能感觉到其他两位老师看似在忙自己的事,实则竖着耳朵在听。他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地坐到了那张刚擦干净的椅子上,翻开了教材和教参。
`教育明灯系统`界面在视野一角展开,【初露锋芒(公开课)】任务下方,悄然多了一条备注:
【环境阻力:保守教学理念压制(难度提升)】
【提示:在保证知识点覆盖的前提下,寻求教学方式与目标受众(学生、评委)的平衡点。】
林墨的目光落在教材上那些被无数教参分析得支离破碎的优美词句上。“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笔下壮阔的洞庭气象,在这冰冷的考点分析和题海战术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微微闭了闭眼。青山坳教室墙上那散发着温润光芒的拓印文字,石头专注聆听时闪亮的眼眸,山杏笔下那连接星海的『薪火传灯图』……一幕幕鲜活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文字的力量,不应被禁锢在标准答案的牢笼里。
他拿起笔,在空白的备课纸上,缓缓写下“岳阳楼记”四个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沉稳的声响。在这充斥着红叉与倒计时的冰冷办公室里,这一笔,仿佛带着来自山野的倔强和星火初燃的温度。
喜欢乡村教师重生奇遇记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乡村教师重生奇遇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