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壬辰年)
春天,正月,曹操回到邺城。汉献帝下诏,准许曹操朝拜时司仪不直呼其名,入朝时不用小步快走,还可以佩剑穿鞋上殿,待遇如同当年的萧何。
曹操西征的时候,河间百姓田银、苏伯造反,还煽动幽州、冀州的人响应。五官中郎将曹丕想亲自去征讨,功曹常林说:“北方的官吏和百姓,喜欢安定,厌恶战乱,接受教化已经很久了,大多数人都安分守己。田银、苏伯就像一群聚集的牛羊,成不了大气候。现在咱们大军远在西边,外面又有强敌,将军您身负镇守天下的重任,如果轻易远行征讨,就算取胜了也不算有本事。”于是曹丕派将军贾信去讨伐,很快就把叛军消灭了。剩下一千多贼寇请求投降,参与商议的人都说:“曹公向来有规定,被包围后才投降的人不能赦免。”程昱却说:“这是战乱时期定下的临时策略。如今天下基本平定,就不该再杀他们;就算要杀,也应该先请示曹公。”其他人都说:“军事行动讲究临机专断,不用请示。”程昱说:“所谓临机专断,是指遇到突发紧急情况。现在这些贼寇已经被贾信控制住了,所以我不希望将军您这么做。”曹丕说:“说得对。”随即向曹操汇报,曹操果然没有诛杀这些投降的人。后来曹操得知是程昱出的主意,非常高兴,说:“你不光精通军事谋略,还善于处理别人父子之间的关系。”按照惯例,上报击败贼寇的文书,会把斩杀和俘虏的人数夸大十倍。但国渊上报斩获的首级数量时,都是如实汇报,曹操问他原因,国渊说:“征讨外部的敌人,夸大斩杀和俘虏的数量,是为了宣扬战功,震慑百姓。但河间在咱们自己的领地内,田银等人叛逆,虽然平叛有功,我却觉得这样的事很耻辱,不应该虚报。”曹操听了十分高兴。
夏天,五月癸未日,朝廷诛杀了卫尉马腾,并灭了他的三族。
六月庚寅日的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秋天,七月,出现螟灾。
马超等人的残余势力驻扎在蓝田,被夏侯渊击败平定。
鄜县的贼寇梁兴侵扰冯翊,各县的百姓都很害怕,纷纷把治所迁到郡城附近。有人提议应该转移到险要的地方防守。左冯翊郑浑说:“梁兴他们已经被打散,逃窜到山谷里,虽然还有些追随者,但大多是被胁迫的。现在应该广开投降的门路,宣扬咱们的威望和信誉。要是躲在险要之地自保,这是示弱的表现。”于是他召集官吏和百姓,修筑城墙,做好防御准备,还招募百姓追击贼寇,规定缴获的财物和救回的妇女,十分之七奖赏给参与的百姓。百姓们很高兴,都愿意抓捕贼寇。那些贼寇中失去妻子儿女的人也都回来请求投降,郑浑要求他们先交出抢来的其他妇女,然后才归还他们的家人。这样一来,贼寇之间开始互相抢夺,团伙逐渐离散。郑浑又派有威望和信誉的官吏和百姓到山谷中去劝降,出来投降的人接连不断。于是郑浑让各县的长官各自回到原来的治所,安抚百姓。梁兴等人害怕了,带着残余的追随者聚集到鄜城。曹操派夏侯渊协助郑浑讨伐,最终斩杀了梁兴,其余党羽也都被平定。郑浑是郑泰的弟弟。
九月庚戌日,汉献帝封皇子刘熙为济阴王,刘懿为山阳王,刘邈为济北王,刘敦为东海王。
当初,张纮因为秣陵山川地势优越,劝说孙权把这里作为治所;后来刘备东行经过秣陵,也劝孙权在这里居住。孙权于是修建石头城,把治所迁到秣陵,并把秣陵改名为建业。
吕蒙听说曹操打算向东进兵,就劝孙权在濡须水口两岸修筑防御坞堡。将领们都说:“咱们上岸就能攻击敌人,打完洗洗脚就上船,要这坞堡有什么用!”吕蒙说:“打仗有顺利的时候,也有不顺利的时候,不可能每次都胜利。要是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敌人的步兵和骑兵追过来,咱们连跑到水边登船的时间都没有,还能上船吗?”孙权说:“说得对!”于是修建了濡须坞。
冬天,十月,曹操向东攻打孙权。董昭对曹操说:“从古到今,臣子匡扶天下,没有谁能有您今天这样大的功劳;有您这样大功劳的人,也没有长期处在臣子地位的。现在您以有缺德的行为为耻,乐于保持名节。然而处在大臣的高位,却让别人因为大事对您产生怀疑,这确实不能不慎重考虑。”于是董昭与各位列侯、将领商议,认为丞相您应该进爵为国公,赐予九锡等特殊礼遇,来彰显您的卓越功勋。荀彧却认为:“曹公本来是兴起义兵来匡扶朝廷、安定国家的,秉持着忠贞的诚意,保持着退让的美德。君子应该用道德来爱护别人,不应该这样做。”曹操因此很不高兴。等到攻打孙权的时候,曹操上表请求让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趁机就把荀彧留在了那里,让他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的身份,参与丞相府的军事。曹操的军队向濡须进发,荀彧因为生病留在寿春,后来服毒自尽。荀彧品行端正,有智谋,喜欢推荐贤能之士,所以当时的人都很惋惜他的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