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一班参加测试的十位同学,只有钱明、叶飞和赵小娟顺利入选了火箭班。
钱明是数学超常发挥,一科顶两科,破天荒地考了139分,英语则只考了92分,刚刚及格,语文倒是考了109分,正常发挥。
他的三总分数是340分,排名第十。
赵小娟数学发挥一般,只考了101分,但语文和英语都考得不错,语文是118分,英语是129分,三总分数348分,排名第七。
叶飞通过大量看书突然开悟后,每科发挥得都比较均衡,语文116,数学128,英语126,三总分数370分,也是本次三总测试的最高分,排名第一。
遗憾的是,林东升的同桌谈剑这次发挥欠佳,三总测试只考了330分。
而本次三总测试,只选拔十人,钱明幸运捞到了最后一张入场券,谈剑却没有。
林东升的球友马大壮、以及和他关系不错的室友关平,这次更是连三总测试的资格都没有得到。
之后,三总测试排名前十的同学,会和期末考试年级前四十的同学,一共五十人,一起组建全新的火箭班。
林东升默默计算了一下自己的三总分数,若算上30分的听力,他大概能拿20分,那么就是,120+138+150,408分。
如果杨大平老师不刻意压他的作文,分数应该会更高,即便如此,他也比叶飞足足高了38分。
不过,这种分数,对他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对老师们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知道学生们的极限究竟在哪里。
林东升在家休整了几天,热火朝天的暑假补课也开始了。
一群河西中学的尖子生们,终于要在学校的重点关注和培养下,提前为中考抢跑和加速了。
说是集中优势资源,但学校真正能拿得出手的资源,基本上还是一班教师的原班人马。
语文,杨大平。英语,张婷。物理,吴大山。化学,周俊贤。
历史和思想品德,则是整个初三共用的老师。
本来最初的时候,数学是打算换成苏建安校长亲自来抓的,但是,苏文浅不太乐意。
她觉得由父亲来教自己,天天大眼瞪小眼的,上学和回家混为一体,实在太要命了。
而且,李卫国老师虽然学历不如苏校长,但是教学经验丰富,上课认真负责,也不像苏校长平时有那么多杂事和应酬。
最后,学校综合考虑之下,还是继续由李卫国老师来教他们火箭班的数学。
当然,苏校长有空的时候,也可以来班里进行专项培训。
本来整整齐齐的一班人,突然被拆得支离破碎,一班的同学重新聚首后,都有些伤感,同时,也有些庆幸。
林东升对这一切反应倒是比较平静,聚散是人生常态,他早已习惯。
这次,留在火箭班的一班人马,主要有林东升、张家豪、苏文浅、罗菲、郑起立、赵小娟、唐可心、郑玲玲、叶飞、钱明,加起来一共也只有十个。
其它五个班,每个班大概是八个左右,上下浮动不大,这也算是正常分布。
毕竟,当初分班的时候,也是按平行班来分的,每个班都有几个尖子生,两年下来,总体波动不大。
只是,张家豪是转校生,当初是独一档的存在,没有计入分配名额,被直接放进了一班。
林东升则是后来强势崛起,光芒四射,所以才让人觉得,一班高手如云,不可力敌。
这些人中,最开心的,莫过于郑起立。
他和那个被学校分隔多年的双胞胎兄弟,终于顺利团聚了,他的胞哥郑起来被吸收进来了。
而林东升的几位老友,郑山博、李思思、吕顺,这次也都顺利加入了火箭班。
李思思的情况,和赵小娟有点类似,都是文科比较强,数学和物理稍弱一点,她这次是以期末年级第四十名踩线进来的。
倒是吕顺能进来,让林东升略有些意外。
火箭班的教学进度,确实比较快,其实除了语数外,很多副科在初二结束前,就已经基本学完了,比如物理和化学。
就算没学完的,此时也只剩下一个尾巴了。
所以,暑期班补习的这一个月,主要补的也是语数外三大主科,别的科目都只能算是偶尔点缀学习。
过了两天,班里又陆续进来了两个人,一个是谈剑,一个是关平。
和林东升同桌后,谈剑的进步同样很大,只是期末考试和这次三总测试,都发挥得不太好,能被火箭班重新吸收,大家也能理解。
不过,关平能进来,林东升是颇为惊讶的。
他人确实很好,但成绩现在连钱明都不如,因此,大家纷纷猜测,关家应该是和学校某位副校长关系密切,所以才给他开了后门。
教室里的风扇在呼呼地转,同学们额头的汗珠在啪啪地滴,手上的中性笔也在刷刷地写,整个火箭班的气氛,沉重得令人窒息。
就连周俊贤老师对这一切都无能为力,特别是那些随时可能被淘汰出局的同学,心里更是始终绷紧着弦,一刻也不敢松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