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索格狄亚在蓝氏城里,为自己心中莫名的惶恐咆哮之时,
汉军大营从外面看起来没有任何分别。
依旧闭门不出。
只不过,汉军大营里的防御似乎比以前更加严密了。
葱岭(帕米尔高原)这的冬日,还是挺冷的。
……
“咳咳,伯约,帮我找一下芍陂(安丰塘今安徽寿县)的资料。”
姜维看了一眼桌子上吃了一半的粥,叹气道:
“丞相,陛下和丞相夫人信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您少劳多食。
您怎么就吃这么点?
我一定要发信告诉陛下!”
诸葛亮脸颊消瘦,精神还不错,双目炯炯有神。
他紧了紧身上披着的衣服,房间里有陛下制作的炉子,一点也不冷。
听到姜维的话,诸葛亮像小孩子一样笑道:
“伯约严厉程度,堪比学堂先生啊!
亮只是一时忘了而已,这就吃,这就吃!”
姜维刚要伸手拦诸葛亮去拿已经凉了的粥,就听见外面门被推开。
紧接着,门帘掀开,一个兜帽上落满了雪花的人走了进来。
姜维按着腰间长剑,闪身挡在诸葛丞相面前:
“来者何人!为何没有通报?”
“哎,伯约不用紧张,是朕回来了。”
来人说着,掀开羊毛毡兜帽,果然是刘禅!
“参见陛下!”
姜维和诸葛亮连忙见礼,刘禅扶起两人,对诸葛丞相说道:
“相父怎又不肯好好吃饭?
朕在葱岭那边都有耳闻,如此辛劳,又不肯好好吃饭,让朕如何放心在前线作战?
师娘怎么叮嘱的?
你再这样,朕就要去把皇家工坊搬到柳中城,
让师娘每日盯着你了!”
诸葛亮没想到刘禅竟然是因为这事,特意赶回来。
按照舆图,贵霜在大宛边境,距离柳中城足有两千里啊!
虽然沿途道路经过半年修整建设,已经好走了许多。
但怎么说,这也是冬日的两千多里啊!
诸葛亮眼眶微红,声音哽咽道:
“陛下如此挂念老臣,竟因老臣放下国事,
实在让老臣汗颜啊!”
刘禅扶着诸葛亮坐下,明显能感觉丞相瘦了许多。
他心中一阵难过,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
依旧笑着招呼从人把东西搬进来。
“陛下,这是?”
看着从人大包小包搬进来的东西,诸葛亮疑惑地问道。
刘禅招手让姜维过来,一样一样告诉他里面是什么:
“伯约,这些都可以用来给相父煮粥使用,
这包是胡麻,这包是鹰嘴豆,这包是葡萄干……
粥水本来就清淡,加入这些,能更加适口一些。”
说着,他拿过来两个小巧的铁锅,直接放在屋里的炉子上:
“相父忙起来就容易忘记吃饭,总是热来热去也费劲,
以后辛苦伯约照看一下,直接将做好的粥饭放在炉火上热着。
这样随时想吃都可以。
现在时辰还早,一起吃个新鲜的吃法,如何?”
诸葛丞相和姜维自然无不可。
刘禅招呼三人围着火炉坐下,锅里的白粥翻滚,
他夹了一片薄薄的羔羊肉,在白粥里汆烫了一下,
马上就捞出尝了尝,味道不错,很是鲜嫩。
“来,尝尝怎么样?可以沾点调好的胡麻酱,别有一番风味。”
刘禅这是魔改了粥水打边炉,为的就是让诸葛亮能有食欲,多吃点东西。
诸葛亮按照刘禅的做法,试了试,确实味道不错。
白粥包裹的羔羊肉很是鲜美,一点也没有炖羊肉的肥腻。
他连吃了三口,吹着喝了点白粥,这才说道:
“陛下舟车劳顿,不远千里回来看老臣,实在是有些儿戏。
陛下身负万民,岂可因老臣一人些许小事,就抛下大军?”
听到诸葛丞相的责备,刘禅并没有生气,
而是嬉皮笑脸道:
“相父责怪的是,不过朕这次也是公私两便。
贵霜那边战事已经稳定,有重炮在,汉军驼城大营坚不可摧!
关刀铁卫,开山力士以及赤虎焰甲军都在周边,
大营有独贤(唐异)镇守,神火营与参谋团队在那协助。
朕在不在前线,并没有多大用处。
更何况,现在骆驼都在越冬草场修整,驼城也无法移动
和继宗(张绍)大军约定的进军时间是春日,朕这才有闲暇回来。”
说着,他指了指城中高耸的兵站信号塔:
“更何况,有兵站传递消息,朕无论在哪,都无甚区别的。”
诸葛亮当然知道刘禅说得有道理,他没有继续责怪,
从锅里舀了一勺白粥,一边吹着,一边询问道:
“陛下总是有道理,老臣也不好多说。
贵霜是大国,国战向来不能疏忽。
老臣只希望陛下以国事为重。”
刘禅点点头,示意姜维不要拘谨,一边吃,一边说道:
“所谓贵霜帝国,只能算是一个富庶一些,开始定居的鲜卑人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