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油门缓速爬升……难道是那个战术?不不不,这也太老土了。”
廖勇看着邓恩的操作,第一反应是经典到堪称古典的缓速爬升诱使对方降低警惕性后快速爬升的战术。
这一战术在战场信息不足的二战时期尚且好用,但是现在战场信息高度集成化透明化,除了变化速度过于明显的瞬时速度外,基本的航向和高度这些信息是公开的。
在这种前提下,只要自己不是傻子,是不可能被邓恩的这种战术骗到的。只不过廖勇看了看双方的高度差,觉得也不能就这么放着邓恩一点点往上爬。
现在廖勇是防守方不能反击,而之前上次在进攻方的时候,廖勇俯冲下去试攻击,邓恩的桶滚做的又快又狠,他根本锁不到,等他拉起来的时候邓恩早跑没影了。现在自己又没有导弹,他有病才会主动下高。
“算了,反正拖时间就行,干脆继续爬升维持高度差好了,闪电隼可是空天两用机体,就算上到宇宙也没什么问题!”思考之后,廖勇做出了决策,每次盘旋结束后,随着邓恩高度上升,他也跟着把高度拉了起来。
“啊?这臭小子怎么往上爬升了?我们也没加注辅助喷嘴的推进剂啊?”邓恩一看哭笑不得,他确实是打着用老土战术来诱骗廖勇做俯冲的主意,但是没想到廖勇反而往上去了。
邓恩很清楚闪电隼的机体性能,虽然说闪电隼是空天两用战机,但是在不同环境下的参数还是不太一样的。而尽管闪电隼在大气层内标称的实用升限是三万八千米,但是在高度接近三万五千米左右时,闪电隼的舵效就会开始大幅度下滑。
虽然在第32批次的闪电隼上,通过增大辅助机动用线性阵列喷嘴的推进剂储量,并且允许飞控系统在气动效率不足的情况下自动使用辅助喷嘴做补充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正如邓恩所说,他们目前没有大气层外巡航任务,甚至没有高空巡航任务,完全没有给辅助喷嘴加注推进剂。
廖勇本身就在两万米的高度,现在这么爬两轮,他都快飞到两万六千米去了。而且,现在他还在往上爬,看到他这样,邓恩干脆也不动了,等着看他再往上一点去吃苦头。
“不妙,爬的太高了!”廖勇一路爬到米之后,机舱内部突然报警了,他斜眼一看,是机体飞控系统因为舵效下滑,辅助喷嘴无推进剂无法启动在报警。
廖勇这才注意到自己的致命失误,现在再不俯冲降低高度,等会失控就好玩了。于是他也顾不得邓恩的高度如何了,急忙开始俯冲降低高度。而就在这个时候,耳麦里突然传来了邓恩的声音。
“独行侠,记住了,有的时候太过专注在对方的动作上不是什么好事!”廖勇通讯器的公共频道里传来了邓恩的训诫,伴随着的是被导弹锁定的警报声。
廖勇在快速俯冲,邓恩直接拉起了机头开始爬升,同时在对头状态下完成了锁定,并且发射了一发导弹。
“该死!”廖勇骂了一句后也没多犹豫,面对迎头来的导弹,他猛地向左拉杆,脚下狠狠一踩舵,通过急转向来进行快速地三九机动。带着舵效进行的急转向可谓是又快又急,高速大角度瞬盘带来的夸张过载也让他眼前一阵发黑。只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廖勇心里有数,这一个转向是没法耗尽导弹能量的,现在估计导弹刚刚转向。
于是,他猛地拨动操纵杆,让机体滚转一百八十度进入倒飞状态,随后直接暴力拉杆,以一个起始动作不甚标准的破S机动和导弹擦肩而过,并且同时补充了速度不说,还成功改变了方向。
“这么来你总不能还——”廖勇心里话没说完,斜眼一看探测雷达,就发现邓恩已经出现在了他的六点方向。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这身体素质真棒。这点窗口都让你抓住了。”
跟着邓恩声音响起的,是第二次被锁定的声音。
“靠!”气还没喘匀,廖勇不得不再次进入机动去规避导弹。
他原本以为邓恩会和他的同学一样,在他向左急转做三九机动的时候跟着右转来进入单环格斗,利用高度优势来咬自己的六点,这样他紧抓导弹转向窗口的瞬间做出的破S机动就能让对方扑个空。但是邓恩根本没管他的转向,而是继续爬升后等他做完了所有机动,然后一头咬了过去。
现在廖勇想不得那么多,邓恩的第二发导弹来了。一百个俯卧撑可老累了,他可不想就这么被击坠。
而经过这几天的交手,廖勇也也清楚地知道,邓恩的作战风格虚虚实实,每一发导弹他躲开了就是佯攻,躲不开就是来真的。这是基于邓恩对双方飞行状态的掌握上对廖勇的完全压制才能做到的事情,目前为止廖勇还不知道怎么破解。
但是,不知道怎么破解完整的战术,不代表他认为自己不能破解这个战术中的一两环。就算邓恩有后手,他也得锁得上才行。廖勇知道在主动雷达隐形系统的干扰下,闪电隼的火控雷达必须要保持照射1.5秒才能锁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