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宫里,郑淑妃呆坐着,戴着遮篱,轻纱下,瞪着没了眼皮的眼睛,焦急地等待寻找孙神医的结果。听着来人禀告,孙神医还未找到,大宫女华升心里很痛快。虽然伺候淑妃有三年多了,她十分看不上这女人。一肚子坏水,坑这个害那个,没个消停的。现在好了,不能说话,再也听不到她用尖细的声音骂恶毒的话;手筋不得力,也看不到她用那双细白的爪子掐人,打宫人耳光;还闭不上眼,成天戴着面篱遮丑,再也不能在皇帝面前挤眉弄眼地卖弄风情,给人使坏,真是解气。
听到梁王殿下来看淑妃的消息,华升赶紧往里通报。淑妃别的人不愿意见,自己儿子还是想见,反正,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梁王此时手脚还没养好,坐了轮椅让属下推进来的,见了母妃的惨样,心里很悲痛。恨恨地道:“要是让本王查出来是谁,本王要灭了那人满门,鸡犬不剩。”窗外一只小麻雀,听到梁王的话,暗自嗤笑:吹牛谁不会,天衣无缝之局,去哪里查出来。又想,一一总说要找梁王算账,眼前就是个机会,我得去通知她。
王善一听了小花报的信,沉吟一下,要说吧,梁王想害人,可自己也没死,杀人这种事还是少做点。梁王混蛋,上次打坏他手脚,也差不多了。不过最近无聊,想起自己在后院受得那一年多罪,心里总也不舒服。又想着,梁王要是当上太子,肯定对王家和长孙家不好,自己虽然六亲缘浅,可是大哥和外公、舅父他们还是念着点亲情,也不想两家覆灭。得了,梁王,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眼下是三月中,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远处山花烂漫,宫内桃花盛放,蜂蝶成群。山林中有一种虎头蜂,特别凶猛,爱吃肉。想到这里,王善一从冰箱里取出一块猪肉,解了冻,切了一盘跟黄豆大小的肉粒,放在冷宫的院子中。没一会儿,果然吸引来一只虎头蜂,它享受了一粒美味。王善一跟它交流:你通知小伙伴们一起来,我给你们准备一餐美食,作为交换,你们帮我一个小忙,给梁王和郑淑妃一点苦头吃。虎头蜂一听,小脑袋思考着,这个可以有,猪肉的味道太好了,吃饱了,还能给蜂王带点回去,这个交易划算。
于是,一群蜂子都飞进关雎宫里,追着在院子里晒太阳观花的郑淑妃和梁王咬,谁要上前就蜇谁,护卫们也是人,也怕痛,都脱下衣服,捂着头脸。郑淑妃本就戴着面篱,她有腿会跑,只是手上挨了几下,痛不可挡。梁王最惨,他行动不便,脸上、脖子上落满了虎头蜂,痛得他大喊大叫,从轮椅上摔下来,把没长好的手脚又跌坏了。等宫人们拿着扫帚、火把、水盆之类的进来,这些蜂子赶紧飞走了。
郑淑妃痛得直咬牙,手上十多个蜂针眼,太医给她上了药膏。梁王可惨了,满头满脸都是包,脖子肿得粗了一圈,眼皮肿得只剩一条缝儿,抹了药也痛得不行。手脚本就没长好,现在又摔了,骨头错位了,只好重接,是否会留下点残疾,这都是一年以后才能看出来的事,现在说不好。不过,皇帝心里的天平如何,就不用说了。
皇帝琢磨,郑淑妃与梁王母子怕不是什么好的。这一连串的事,莫名其妙,好似天遣,后宫妃嫔众多,怎么别人就没那么多事。我儿子有好多个,这个不吉利,就把他封得远远的。想了好几天,最后下定决心,拟了旨意,梁王已然成年,可以就藩,龙州赐梁王做封地。
梁王一听父王的旨意就傻眼了,自己这是被踢出储君之争了。龙州是个偏僻荒凉之地,要地利没地利,要物产没物产,油水不大。藩王一旦就封,无旨不能离开封地,皇子远离中央,还有什么竞争能力?就推说自己旧伤未癒,新伤又添,在都城里医疗条件好,养好伤再说吧。又说,家里没有王妃,内务没人主持,到了外地就藩,更没人管家了。
皇帝琢磨着,梁王与王妃和离,外地就封,确实不能没有女主人。就跟户部员外郎家卢慎诚商量:“爱卿,你家嫡长女卢晓芬年龄合适,也该嫁人了,赐给梁王做正妃。只要爱卿同意,朕命钦天监择婚期,礼部官员下聘,把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等明年,梁王养好伤,就携全家去龙州就封吧。”
卢大人一听圣旨,心情十分矛盾。要是以前,姑娘能当亲王正妃,他会觉得挺高兴的。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郑淑妃失宠,梁王也受着伤,太医说可能留残疾。婚后一就封,跟储君之位无缘。这还罢了,龙州偏远,只怕以后想见姑娘一面,都是难事。不过,圣意难违,好歹也是个亲王,配自家那是低娶。万般无奈,只能应了。
卢姑娘算是个明白人,听了旨意,哭得要死。满都城谁不知道,梁王宠妾灭妻,把前任梁王妃关到后园的破院子,十分苛待。后院莫名失火,把梁王妃烧得只剩一把灰,听说火熄之后,王妃看着像人形,一碰就灰飞烟灭了,啥也没剩下。就这,皇帝还怕梁王名声不好,逼着死去的王妃娘家同意和离。皇家理亏,皇帝给王家三个儿子升职调迁,让梁王退回嫁妆,赔了点钱。再给一块地建青衣君祠,勉强给王氏一个灵魂栖身之所。想想看,前王妃王氏出了名的温和贤惠,琴棋书画都通,人才没得挑。父亲是礼部尚书,外祖父是景阳侯,舅父是镇边的将军,这背景还不雄厚吗?梁王都看不上。自己这样的,梁王会不会更瞧不上,嫁过去还有个好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