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沈清漪的声音清越而平静,穿透了殿内的喧嚣,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她没有自称“妾身”,而是用了最郑重的“臣妾”。她微微提高了音量,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领旨!谢陛下隆恩!”
话音落下,她手捧皇后玉玺,在无数道震撼、敬畏、乃至狂热的目光注视下,缓缓转身。玄黑的祎衣裙摆拖曳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金凤的羽翼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流光溢彩。
她走向那至高无上的凤座。
一步,一步。
沉稳,有力。
最终,她稳稳地坐了下去。
凤座宽大,冰冷。但当她坐下的瞬间,仿佛有无形的力量注入其中,那冰冷的座椅也变得有了温度。
她将皇后玉玺,轻轻置于凤座旁的紫檀御案之上。玉玺与御案相触,发出轻微却足以让整个大殿再次寂静的声响。
沈清漪端坐凤位,背脊挺直如松。九龙四凤冠的珠帘在她眼前微微晃动,映衬着她那张沉静绝伦、威仪赫赫的容颜。她的目光,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缓缓扫过阶下匍匐的群臣,扫过殿外如林的仪仗,仿佛穿透了宫墙,落在了这万里江山之上。
凤仪天成,威临天下!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挣扎求存的宫女,不再是那个隐忍复仇的宠妃,而是真正执掌凤权、与帝共决天下的大梁皇后!
“众卿……平身。”沈清漪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和不容置疑的威势,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谢皇后娘娘——!”群臣再次叩首,方才起身。再抬头看向凤座之上那位身着玄黑祎衣、手边放着皇后玉玺的皇后时,目光已彻底不同。那里面,是绝对的臣服,是深深的敬畏,更是对未来朝局走向的无限揣测与……期待!
皇帝萧珩看着端坐凤位、威仪自生的沈清漪,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骄傲。他撩起龙袍下摆,稳稳地坐于龙椅之上。帝后并坐,如同日月同辉,照耀着这刚刚经历风暴洗礼的帝国大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王德顺的声音适时响起,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短暂的沉默后,一名御史出列,手持奏章,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北境大捷之后,戎狄左谷蠡王虽败退,然其部族仍有异动。边军粮饷、抚恤、重建事宜,亟待朝廷定夺!此乃当务之急,关乎北境长治久安!”
这第一道奏章,便是关乎国本的要务!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凤座之上。
沈清漪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那御史,又看向御案上那方温润的玉玺。共决前朝……这并非虚言。她缓缓开口,声音清冷而条理清晰:
“北境之事,确为重中之重。着户部、兵部、工部,三日内联署,详陈所需粮饷、抚恤银两、重建工事预算,及具体章程。优先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厚待伤残士卒。重建城池,当以坚固实用为先。所需钱粮,由本宫协同陛下,从内帑及国库统筹拨付,务必及时、足额!若有克扣延误,严惩不贷!”
她的指令清晰明确,直指要害,更点明了钱粮来源(内帑即皇帝私库,显示其掌控力),甚至预判了可能的贪腐!这哪里是深宫妇人能有的见识和手腕?
“臣……遵皇后娘娘懿旨!”那御史心头一震,连忙躬身领命。其余相关官员也纷纷出列应诺。
紧接着,又有官员奏报南方水患后续赈济、吏部考功、漕运疏通等多项事务。沈清漪或直接给出处理意见,或要求相关部衙限期拿出方案,或指出其中关键弊端,言简意赅,切中肯綮!她并未越俎代庖替皇帝做最终裁决,但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建议,都显示出对朝局政务的了如指掌和非凡的决断力!她手边那方皇后玉玺,如同无声的宣言,昭示着她已真正跻身帝国最高决策核心!
朝会持续了近两个时辰。当王德顺高喊“退朝——”时,许多大臣走出太和殿时,脚步都有些虚浮,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们望向凤座方向的目光,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与不可思议。
帝后并肩走下丹陛。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
“累吗?”萧珩低声问,语气带着关切。
“为陛下分忧,为社稷尽力,是臣妾本分。”沈清漪的声音平静,但眼底深处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执掌权柄,从来不是轻松之事。
“共决前朝……清漪,你做得很好。”萧珩看着她,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比朕想象的……还要好。”
沈清漪微微一笑,那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丽,却也带着一丝深意:“陛下过誉。前朝之事,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臣妾……不过初窥门径。这‘共决’二字,重逾千钧。”
萧珩握紧了她的手:“有朕在。我们……一起担着。”
帝后的身影,在无数宫人敬畏的目光中,缓缓走向昭宸宫的方向。阳光将他们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不分彼此。
凤权在握,玉玺加身。
共决前朝,位同副君。
沈清漪的权力,达到了一个帝国女性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暗处的目光也必将更加复杂。朝堂之上,那些被暂时压下的暗流,那些对新格局的揣测与不安,那些对皇后干政的潜在非议……如同水面下的暗礁,等待着新的契机。
端坐凤位的沈皇后,将如何运用这滔天权柄?这柄双刃剑,又将为她带来怎样的荣耀与挑战?帝国的未来,在帝后共掌的格局下,又将走向何方?
一切,才刚刚开始。
全书终
喜欢重生后,贵妃的忠犬黑化了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重生后,贵妃的忠犬黑化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