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蓬沟码头遗址
马蓬沟码头是铁岭清代辽河航运的重要装卸码头 ,位于今铁岭老城西约2.5公里的辽河岸边 ,早在清代早期即已初具规模 。咸丰三年(1853年),铁岭县知县恺榕向朝廷奏请马蓬沟码头开埠,得到批准后马蓬沟在很短时间里即已成为辽河沿线上的商业巨埠 。码头以货运为主,运出的主要货物是大豆等当地农产品 ,货物从马蓬沟装船后可顺流而下直达营口,再从营口转运全国各地 ,远至吉林、伊通、磐石、东丰、辽源、海龙等地的货物均需先运到马蓬沟后方能向外输出 。据史料记载,当年辽河河道铁岭段过往船只数量估算,马蓬沟码头日进出船只千余艘,运出运进货物达数十吨 。夏秋之际码头帆樯林立,河面上大小船只舳舻相接,场面蔚为壮观 ,铁岭八景之一的“蓬渡风帆”即特指这一壮观景象 。封河季节辽河上游各地粮车云集于此,与粮食交易相关的其它服务行业也迅速在铁岭城内兴盛起来 。二十世纪初随着哈大铁路的开通,陆路货物运输更加经济便捷,马蓬沟码头作用渐失最终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但它见证了铁岭曾经的商贸繁荣,如今遗址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辉煌 。
噶山小镇(满族人家风景区)
噶山小镇位于镇西堡镇养马堡村北沟 ,为国家AAA级风景区 ,占地面积千余亩 。这里明清时期为皇家马场,历史文化悠久 。景区以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为基础,融合了当地传统人文风情 ,三面群山环抱,树木成荫,连绵起伏的山上,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风力发电塔挥舞着巨大风叶,构成了一幅纯朴的自然山水画 。游客在这里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世外桃源的宁静 。景区内还展示了满族的传统文化,如满族的传统建筑、服饰、饮食等 ,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满族的风俗习惯 。
四、古刹与寺庙
大台山灵山寺
大台山灵山寺前文已多次提及,它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 。寺内佛像庄严,文物珍贵 。每年都有大量的信徒前来朝拜,香火旺盛 。除了宗教活动,灵山寺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
普觉寺
普觉寺位于铁岭县境内 ,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 。普觉寺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 ,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 。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其中大雄宝殿内的释迦牟尼佛像高大庄严 。普觉寺的僧人们传承着佛教的教义,在这里修行和弘法 。寺庙周围环境清幽,绿树成荫,是一个适合静心修行和参观游览的地方 。
五、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
民俗风情
铁岭县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在传统节日方面,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迎新 。正月十五元宵节,有赏花灯、猜灯谜、扭秧歌等活动 ,热闹非凡 。
东北二人转是铁岭县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演员们在舞台上载歌载舞,通过幽默的对白和精彩的表演,讲述着生活中的故事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有单出头、二人转、拉场戏等 ,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
铁岭县的农村大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凌晨三点,造化大集上碱面馒头、花饽饽香气四溢 ,鳌山大集的海鲜烩饼热气腾腾 。商贩们的吆喝声、快板声和二人转表演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 。大集上不仅有各种生活用品和农产品,还有非遗花饽饽、煎饼技艺等展示 ,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
特色美食
- 铁岭榛子:铁岭县是着名的榛子产地,这里的榛子颗粒饱满,果仁香脆 ,营养丰富 ,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铁岭榛子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美食,如榛子酥、榛子酱等 。
- 铁岭玉米:铁岭县是“辽宁粮仓”,玉米种植历史悠久 。这里的玉米品质优良,口感香甜 ,可以煮着吃、烤着吃,还可以加工成玉米碴子、玉米面等 ,制作成各种美食,如玉米糊、玉米饼等 。
- 铁岭牛肉火勺:这是一种传统的特色小吃 ,外皮酥脆,内馅鲜嫩 ,以牛肉为主要馅料,加入葱花、花椒面等调料 ,烤制成金黄色 ,香气扑鼻 ,深受当地人喜爱 。
- 莲花湖鱼宴:莲花湖盛产各类淡水鱼,当地的鱼宴堪称一绝 。有清蒸鲤鱼、红烧鲫鱼、油炸白条鱼等多种做法 ,鱼肉鲜嫩可口,味道鲜美 ,尤其是用莲花湖的水炖出来的鱼汤,更是汤汁浓郁,香气扑鼻 。
- 粘火勺:用黄米面或糯米面做皮,以红豆沙为馅,包制成圆形,放在锅里烙制而成 。粘火勺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是东北冬季常见的美食 ,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蘸着白糖吃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