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影刚喊完,就见林德全拄着穆罕默德递来的木棍往山下瞅,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不像河堤塌了...... 像是...... 像是村东头那片棚子?"
"棚子?" 张强(那个外地人)突然拔高了嗓门,"坏了!那是我的仓库!" 他扒开人群就往山下冲,泥地里摔了好几个趔趄,"我囤的货都在那儿!"
念槐赶紧跟上去:"你慢点!现在去也没用!"
雷影咂着嘴摇头:"这小子,刚还说要关店学中医,这会儿听见仓库出事,还是急眼了。"
林德全叹了口气:"人非圣贤,他那仓库里不光是保健品,还有些家当呢。" 正说着,就见张强又跑了回来,裤腿上划了个大口子,血顺着小腿往下流。
"不是塌了,是...... 是被水泡垮了!" 张强喘着粗气,"里面的东西全泡汤了,不过没压住河堤,万幸......"
穆罕默德赶紧从药包里掏出三七粉:"强哥你坐下,我给你敷上,这药止血快。"
张强愣了一下,接过药粉自己往伤口上撒:"谢了...... 以前总觉得你们的草药是糊弄人的,没想到这次防汛,还真离不了。"
"现在知道也不晚。" 念槐递给他块干净布条,"你那仓库本就是违章搭的,用的都是劣质板材,经不住水泡。村里早就让你拆了,你非不听。"
张强低头系着布条:"我知道...... 以前总想着多赚点钱,早点回老家盖房子。现在想想,净搞些坑人的勾当,赚再多也不踏实。" 他突然抬头,"林老,念槐老师,我想好了,等把仓库清理干净,我就跟你们学中医,哪怕从抓药扫地开始都行。"
林德全笑了:"你这小子,总算开窍了。不过学中医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得能吃苦。"
雷影拍着他的肩膀:"先别想那么多,眼下先把村里的淤泥清了。下午村委会要开个会,商量灾后防疫的事,你也来听听,正好学学怎么用草药消毒。"
下午开会时,村支书老王敲着桌子说:"洪水退了,但这病菌可没退。县医院的人明天才能来,这两天咱得自己先搞起来。林老,您看用啥法子好?"
林德全指着墙角的草药堆:"艾叶、苍术、雄黄,这三样烧着了能消毒;金银花、板蓝根煮水,让大伙多喝,能防流感。"
张强在旁边记着笔记,突然举手:"我那仓库里还有些白醋,是不是也能消毒?"
念槐点头:"可以,稀释后喷在墙角,效果挺好。"
"那我现在就去搬!" 张强刚要起身,就被王大娘拽住了胳膊。老人家是村里的老妇联主任,早上还在骂张强缺德。
"你那白醋没被水泡过吧?" 王大娘一脸怀疑,"别是又想拿些过期的糊弄人。"
张强脸涨得通红:"大娘,我要是再搞那些歪门邪道,就让我这辈子赚不着正经钱!"
念槐赶紧打圆场:"大娘,张强这两天在河堤上没少出力,他那仓库塌了,损失也不小,估计不会再犯糊涂了。"
王大娘撇撇嘴:"但愿如此。我那孙子昨天淋雨发烧了,县医院又来不了,林老你能不能去看看?"
"我现在就去。" 林德全刚站起来,就被念槐按住了。
"您上午在河堤上累着了,我去吧。" 念槐拿起药箱,"您给我说说方子,我去给孩子瞧瞧。"
林德全嘱咐:"孩子发烧要是不出汗,就用麻黄汤加减;要是咽喉红肿,就加些牛蒡子和桔梗。"
念槐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张强在后面喊:"我跟你一起去!正好学学怎么问诊。"
王大娘家的小孙子烧得脸蛋通红,正趴在炕上哭。念槐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看了看舌苔,对王大娘说:"孩子是受了风寒,有点积食,问题不大。"
张强在旁边看着,忍不住问:"念槐老师,你咋知道他积食了?"
"你看他舌苔又白又厚," 念槐一边写药方一边说,"而且刚才哭的时候,我闻着他嘴里有酸腐味。" 她把药方递给王大娘,"去林老诊所抓两副药,熬的时候放两块生姜,喝完让孩子发点汗就好了。"
王大娘看着药方直皱眉:"就这几样草叶子,能比退烧药管用?"
张强突然开口:"大娘,我以前买的退烧药,治标不治本。这中药是调理身子的,虽然慢,但能去根。"
王大娘愣住了:"你这孩子,咋帮着他们说话?"
"我是觉得中医确实好。" 张强挠挠头,"昨天我在河堤上崴了脚,林老给我贴了块膏药,今天就不疼了。"
王大娘半信半疑地拿着药方走了。念槐收拾着药箱说:"行啊,还会帮着宣传了。"
"我这是实话实说。" 张强突然压低声音,"其实...... 之前散布谣言的事,还有同伙。是邻村卖西药的老李,他说要是中医推广开了,他的生意就没法做了,给了我五百块钱,让我在村里造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