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阿明他们回国后,村子里的中医学习氛围依旧浓厚。这天,念槐和雷影又在老槐树下整理新到的一批药材。
雷影一边把黄芪码放整齐,一边嘟囔着:“念槐啊,你说阿明他们回去推广中医,能顺顺利利的不?”
念槐擦了擦汗,抬起头说:“应该能行。他们几个都学得挺扎实的,就是那边条件跟咱这儿不一样,估计得费些功夫。”
雷影点点头,又说:“也是。不过话说回来,咱村里这中医学习小组,最近来的新人越来越多了,好多外村的人都慕名而来呢。”
念槐笑了笑,“这是好事啊,说明中医越来越被大家认可了。咱可得好好教,可不能误人子弟。”
正说着,穆罕默德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气喘吁吁地说:“老师,老师,阿明哥来信啦!”
念槐和雷影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念槐接过信,迫不及待地打开,边看边说:“阿明说,他们回去后,跟当地的一些人介绍中医,刚开始大家都半信半疑的,不过他们用咱教的办法给几个生病的人治了治,效果还挺好,现在相信中医的人越来越多了。”
雷影听了,高兴地一拍手,“嘿,这几个孩子还真行!那他们下一步咋打算的?”
念槐继续看着信说:“他们想在当地办个中医诊所,但是遇到了些麻烦。那边的人对中医的资质啥的要求挺严,他们一时半会儿搞不定。”
穆罕默德着急地问:“那咋办啊老师?咱能不能帮帮他们?”
念槐思索了一会儿,说:“咱们得想办法给他们提供一些能证明中医医术和理论体系的资料。雷影,你对这方面比较了解,你说说咋办?”
雷影挠挠头,说:“我觉得可以把咱这些年积累的中医治病案例整理成册,再把一些中医经典着作的相关译文也给他们寄过去,说不定能起点作用。”
穆罕默德连忙点头,“这个办法好,我这就去帮忙整理案例。”说完就风风火火地跑开了。
这时,秀秀端着茶水走了过来,说:“你们几个先喝点水,歇会儿。咋啦?是阿明他们出啥事儿了?”
念槐把信递给秀秀,说:“你看看,他们想办诊所,卡在资质认证上了。我们正商量着给他们寄些资料过去帮忙。”
秀秀看完信,皱着眉头说:“这确实是个麻烦事儿。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外面很多人对中医还是不够了解,总觉得中医不科学。”
雷影喝了口茶,说:“这观念得慢慢改。咱得让更多人看到中医实实在在的效果,光靠嘴说没用。”
念槐点头表示同意,“对。等给阿明他们把资料寄过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咱们在村里也不能闲着,还得继续推广中医知识,让更多人受益。”
过了几天,穆罕默德和雷影把整理好的资料寄给了阿明他们。又过了一段时间,阿明再次来信,说那些资料起了很大作用,他们的诊所审批有了进展,但是资金方面又出现了问题。
念槐看着信,眉头紧皱,对雷影说:“诊所建设、药材采购啥的,都需要钱。他们刚起步,估计一时半会儿凑不齐。”
雷影想了想说:“要不让咱村里发动一下,大家凑点钱帮帮他们?都是为了传播中医,我觉得大家会愿意的。”
念槐有些犹豫,“这事儿得慎重。虽说大家都支持中医,可每家情况不一样,不能强求。”
这时,村里的张大爷走了过来,他听到了两人的对话,说:“念槐啊,我觉得雷影这主意行。咱村里学中医多亏了你,现在阿明他们在外面推广中医遇到难处了,咱咋能不帮一把?我第一个捐钱!”
念槐感动地说:“张大爷,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事儿还得问问大家的意见。”
于是,念槐和雷影在村里召集了一个大会,把阿明他们的情况跟大家说了。
村民甲站起来说:“念槐老师,我觉得应该帮。中医让我家孩子的病都好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我愿意捐钱。”
村民乙也附和道:“对,咱不能忘本。以前咱对中医啥都不懂,现在知道中医的好了,就该帮帮那些想把中医传下去的人。”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愿意捐款。念槐看着大家,眼眶湿润了,说:“谢谢大家!有你们的支持,阿明他们一定能把中医诊所开起来。”
很快,村里就凑了一笔钱给阿明他们寄了过去。
又过了一阵子,阿明来信说诊所终于开起来了,还附了几张诊所的照片。念槐和雷影看着照片,心里满是欣慰。
可没过多久,麻烦事儿又来了。阿明在信里说,当地有个西医诊所,看他们中医诊所生意越来越好,心里嫉妒,到处造谣说中医是骗人的,还找人来捣乱。
雷影气得一拍桌子,“这也太过分了!咱们得想办法帮帮阿明他们。”
念槐沉思片刻,说:“光生气没用。咱得用事实说话。雷影,你能不能联系一些中医界的权威人士,让他们给阿明的诊所做个认证或者写些推荐信啥的,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