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陆云川将孙铭,许畅,李璞,这三个主要的心腹文臣唤到了书房。
打仗固然重要,内政也不能落下。
“王上,就在上个月,蛮王突然暴毙了。”
许畅先挑大事儿讲:“由于走得太快,未曾立下继承遗嘱,如今三大部落正为争夺王位打得不可开交,
其中鹰族势力明显最强,狼族势力则最弱;
昔日我国与狼族有盟约,未来帮助狼族争夺王位;
为此狼族三番五次请求我国供给火药助其一臂之力;
火药乃我国重器,未得王上允许,不敢私自做决定;
如今王上凯旋,是否援助,还请王上定夺。”
“援。”
陆云川顿了顿,“却不是现在援。”
当初陆云川承诺过,与狼族结盟会给予火药援助,他不是个失信之人。
蛮国作为凉国的近邻,又是异族政权,自然是越乱越好。
这几个部落,谁快速当上蛮王都不是好事。
故而眼下最好的应对之策,便是让他们打,等打个三败俱伤,再施以援助之手,扶持一个亲凉政权上位。
“你就去跟他们说,凉国刚刚远征结束,国力已经亏空,实在拿不出多余火药援助;
让他们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凉国国力恢复之后,一定倾囊相助;
总之,给他们画个大饼,至于何时真正喂他们吃,以后再慢慢考虑吧。”
既然政治博弈,就不要讲什么义气了,自身利益摆在首要位置。
“微臣明白了。”许畅点头退下。
李璞走近前来,“王上,经过您大半年劳苦远征,眼下河西走廊已打通,与西域贸易可以开展了;
微臣希望能在威武,酒泉,张掖,敦煌,瓜州,等走廊主要城池设立榷场,方便与西域各国商人互市。”
“准。”
老子费尽心思打下河西走廊,为的便是能赚那些胡商口袋里的金子,这种要求陆云川自然是一百个答应了,
他顿了顿又道:“说起这事儿,本王正有事要交给你——
在离开玉户关前,本王给西域各国广发‘请帖’,邀请他们于下个月中秋来雍州赴宴;
李大人走南闯北做生意,精通外语,熟知风土人情;
那么这场宴会便交给你来操办了;
记住了,要彰显大凉风华,大国威仪,让那些异国使者一进雍城,便肃然起敬,心甘情愿,俯首称臣。”
虽然国库里没什么钱了,但面子还是得做足的,不然怎么在西北称霸做老大?
“微臣遵命。”李璞应声退下。
孙铭抱着一本花名册,一大卷宣纸呈上书桌:
“王上,这是今年恩科录取的贡士名单,以及他们所写的文章,共计有三十七人,您请过目。”
陆云川拿过考卷翻了翻,满篇都是之乎者也……
这也太看得起陆某人这个学渣了吧?
“贡生是不是还要进行一场殿试?”陆云川问道。
“没错,春闱会试通过的贡生,下一步便是殿试,由王上您亲自出题审考,再钦点您心仪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孙铭说道。
“也就是说,本王出什么题目都可以?”陆云川问道。
“您是王上,自然如此,不过……最好还是以‘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之类相关最好。”许畅说道。
“不,这种取仕方式未免太世俗了。”
陆云川当即便摇头否定。
能考到“贡生”这个级别,都是有才之士,再考文章也没异议了。
作为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好青年,他还是希望按“德,智,体,美,劳”这个条件来选拔人才。
有才无德之人,文采再高他也看不上。
“这样,咱们来点不一样的殿试取士——
第一,试德;
你下去想个办法,找人扮演成道士,去‘故意贩卖考题’给那些贡生;
若有投机取巧,徇私舞弊者,直接取消资格,永不录用;
能守住底线与品德的考生,便算通过了这一关;
第二,试智;
本王这里有一道脑筋智力题,叫做‘鸡兔同笼’,你听好了:
笼中有鸡与兔,共有三十五颗头,九十四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答题时间以焚香为限,时间越短者,成绩越佳;
第三,试体;
一个健康的体魄,比什么都重要;
三位大人在忙于政务时,也要多锻炼身体才是;
这一关便很简单了,将那群贡生带到王宫大门口,让他们一起赛跑,谁先跑到大殿,谁便是第一名。”
从王宫门口到主殿,估摸着怎么也有个三四里路,这点儿距离都跑不下来,干脆别当官了。
“这三关,德占五成,智占三成,体占两成,综合成绩最佳者点状元,其次榜眼,依次探花,再而进士。”
陆云川笑着看向三位心腹大臣:“几位大人觉得本王这个取士方案可否合理?”
李璞,孙铭,许畅,三人相视了一眼,都笑着点了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