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康宁这岁数在这里那是妥妥的大龄剩男。
你说他是因为兄长和侄子的原因无心婚事吧,那蒋康辰和蒋沫熙现在都稳定下来了,他也没后顾之忧了。
你说他是因为没有碰到喜欢的吧。
郭子牧那么一个绝色大美人摆在他面前,他愣是一点都不心动。
当然,这俩人彼此是都不来电。
郭子牧是极度社恐又不自信。据邵云安观察,蒋康宁大概率不喜欢男人。
所以这俩人不来电,蒋康宁对每天在他面前晃的郭子榆也当正常下属。
那蒋康宁不喜欢男人,就是喜欢女人喽,他总不能是水仙花喜欢自己吧。
邵云安有时候也会在心里歪歪,蒋康宁不会是独身主义者吧。
这在他那个时代没问题,在这里可就是绝对的特立独行,要被人怀疑有病了。
也是蒋康宁在外地没在京城,他如果回了京城还是单身。那媒婆不得踩踏了他家的门槛。
结果这不声不响的,被邵云安怀疑过水仙花,怀疑过独身主义的蒋康宁突然就给他来了这么一个大炮仗。
蒋康宁像只花孔雀一样把信塞到邵云安手里让他看。
邵云安看看信,看看蒋康宁;再看看信,再看看蒋康宁,问:“谁的信?”
蒋康宁:“你看!”
好吧。
邵云安取出信,展开。
等他把这封信的内容看完了,邵云安一脸不可置信地瞪向蒋康宁。
蒋康宁脸上的喜色消散,问:“怎么?你觉得不行?”
邵云安把信连同信封塞回蒋康宁的怀里。
他双手抱胸,绕着蒋康宁转了一圈,满是打量地说:“看不出啊看不出,我大哥还是个情种啊。”
蒋康宁重回笑脸,拿着信照着邵云安的脑袋敲了下。
“什么情种!”
邵云安摸下巴:“我就一直琢磨,大哥你是打算一辈子单下去了?
这美人在前,你是无动于衷;这投怀送抱的,你更是嫌弃的不得了,感情这是心有所属啊!”
蒋康宁实在是太高兴太激动了!
他展开信忍不住又看了起来,邵云安伸手把信抽走了。
蒋康宁怒了:“你做什么!”
邵云安把信拍回去,问:“大哥,现在不是你开屏的时候啊!
人家现在是恢复单身了,那我问你,你们原来是两情相悦吗?”
邵云安这一问,把蒋康宁脸上的笑又打散了。
果然如此!
若是两情相悦,那人家就亲自给蒋康宁写信了。
哪会是老帝师在信上重点写了杨家的事,还有皇上收回了先帝的赐婚圣旨。
顺带提了一句女儿和外孙女如今得以平安归家。
邵云安伸手抓住蒋康宁的胳膊,拽着他就走。
把人拽到阳光房,邵云安关了门,开始“审问”。
比翁瑶小一岁。蒋家还未出事时,蒋康宁与翁瑶并不相熟。
翁瑶是老帝师与夫人唯一的女儿,素日里自然十分的爱护,轻易不会让她与别家的男儿玩耍在一起。
后来蒋康宁拜翁老为师,因为这层关系,蒋康宁与翁瑶这位姐姐才算是熟悉了。
再之后,蒋家出事,翁老帝师和朝中蒋家的友人合力保下蒋康辰和蒋康宁这一对兄弟。
那时候翁老帝师把两兄弟安排在自己的府上。
翁瑶同情两人的遭遇,蒋康辰那时候有武简关心,她就多关心了蒋康宁这个弟弟。
人在脆弱的时候会特别容易对某个关心自己的人产生依恋。
蒋康宁也是如此。
也是在那期间,他喜欢上了美丽、热情又善良的师姐。
可是他不能说,甚至不能表露出一丝一毫。
他连自己的未来都不能保证,又如何保证自己喜欢的姑娘的未来。
若他那个时候表露心迹,那就是忘恩负义,是无耻之徒。
蒋康宁把翁瑶放在心底,更努力读书。
可还没等他有能力去给翁瑶一个未来,一纸赐婚圣旨彻底打碎了他所有的希望。
作为老帝师的义子,又是闭门弟子,蒋康宁没有让老帝师失望。
他一路顺利通过院试和乡试。
但谁也不知,科举的这一年他内心是多么的煎熬。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姑娘嫁作他人妇,成了别人的妻子。
蒋康宁是伤心难过的,但他也祝福师姐嫁入杨家后能夫妻和睦,能恩爱百年。
蒋康宁那时候就想,他一定要入朝为官,一定要位极人臣。
日后他不仅要做兄长的靠山,还要做师姐的靠山。
后来蒋康宁成为状元郎,外放出京做县令。
他与师姐越走越远,但他那份对师姐的爱恋却始终未曾消散。
蒋康宁默默地关注着师姐的情况,他怕杨家人欺负她,就如安国公府欺负兄长那样。
师姐嫁入杨家多年只有一个女儿,杨志渤也没有纳妾,蒋康宁也为师姐高兴。
这说明杨志渤是真心喜爱师姐。
师父和师娘催他成亲,蒋康宁一直以挂心兄长和外甥为由拖着婚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