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强压低声音:祁同伟的能力大家心里都有数,看他平时的为人行事就知道了。
你说,如果不是万无一失的事情,祁处会让我去干吗?
祁同伟确实对塔寨的监控系统很感兴趣。
就像《汉国风云激荡二十年》里描述的那样,提到过天眼系统。
那时候祁同伟还没太在意,但现在,他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在塔寨村的每条小巷子里,都装有摄像头监控。
要是把这个场景扩大到东山市、临海省,甚至整个大汉的话,那简直就像是天眼一样!
这对维护社会治安很有意义。
事情要从两方面来看,通过这些摄像头,祁同伟敏锐地发现塔寨就是他一直在找的毒品源头。
摄像头可不是普通的东西,就算放在港岛,也是很贵的。
祁同伟仔细检查了摄像头,是十年前的老款式。
十年前的摄像头和现在的根本不是一个价。
大汉的工资刚涨起来没多久,那时候塔寨居然已经在村子里各处安装了摄像头——这是给外人看的吗?
当然不是!
那是给内部看的!
问题来了,塔寨全是林家一族,他们到底是在防备谁?
再说了,
塔寨的乡村规划做得非常好。
家家户户都是两层的小洋楼,养老育幼都很到位,堪称东山市乡村建设的典范。
可他们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再结合塔寨传出的几起命案,祁同伟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答案。
祁同伟坐下开始噼里啪啦地打字,三个小时后,看着满满两万多字的内容,他很满意。
考虑了一下,拿起电话拨通了部里的老大李唐:“李部长,我给你发了封邮件,你抽空看看。”
李唐差点被他逗笑了:“你有什么事直接找柳副部不行?我不信他不帮你。”
祁同伟说得挺委婉:“这件事我觉得您还是先看看比较好。”
李唐思索了一下:“行,你把邮件发过来吧。”
祁同伟手脚麻利地把邮件发了过去,点上一支烟静静等着。
十分钟过去了,电话响了。
李唐严肃地说:“这个天眼系统确实有必要。”
“有这个想法就该早点提出来,干嘛绕弯子?”
“还有,为什么试点要选在东山?”
“这么个小县城,能看出什么成效来?”
“试点的城市必须得是帝都。”
李唐气得不行!
这位祁处脑子是真好使,如果按这个方案布置天眼系统,绝对能让社会治安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但这样的好主意竟然要在这么个小地方东山市试验?
这不就是大炮打蚊子吗?
祁同伟疑惑道:“领导,您是不是没认真看那份文件?”
李唐愣住了:“什么意思?”
祁同伟觉得很冤枉:"我写得很清楚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自己试试,我可没说只在东山市搞。"
李唐无语。
祁同伟建议道:"装天眼系统需要钱,没钱真不行。
肯定是先从城市开始,不是所有城市都能负担得起。
我觉得先把几个经济好的城市搞起来,有了经验再推到全国。"
李唐若有所思:"照你这么说,东山市也不算在这范围里,只是一个县市..."
"不过,说它是亚洲毒源中心倒是差不多。"
"就这样办吧!"
李唐稍微停顿了一下,
"我能怎么帮你?"
祁同伟笑了:"李部长,要是你能让京城电视台做个天眼系统的专题片就最好了。"
李唐想了想:"给我一个月时间!"
祁同伟赶紧道谢:"谢谢领导!"
他接着问:"李部长,我要不要跟临海省的叶继新同志汇报一下?"
李唐马上说:"天眼系统的试点今天就安排,等会儿我会联系东风集团。"
他觉得牙齿痛,
"临海省省会飞车党太多,叶继新要是知道这个消息,肯定得立刻行动。"
"天眼系统的试点,京城必须排第一。
其他地方可以同时进行,但必须在京城之后。"
祁同伟想了想,低声说:"李部长,您得快点,临海省那边有个大项目要上马,对治安要求特别高。
他们等不了太久。"
李唐生气地说:"你就给我找事!"
祁同伟很委屈:"领导,您别冤枉我,这是我办案时想到的。"
"我好心好意通知你们一声,您还总批评我..."
李唐顿时没了脾气!
也是!
祁同伟确实是尽心尽力。
他办案时总是能灵机一动。
部里也因此受益不少。
天眼系统当然是好的!
但这个东西挺敏感的,应该先在京城和桦亭试用。
这下好了,要是让叶继新知道了,肯定是要推行的。
临海省虽然穷,但富的地方也确实有钱。
李唐皱眉问道:"临海省有大项目?"
"是什么大项目?"
祁同伟小声说:"领导,这是我说的主意,但我告诉你了,你别往外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