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壶...水壶飞过来了,给我...我渴死了!"
清晨,老猫醒来第一反应是寻找水壶,脱口而出“我好渴”。
这句话勾起了大瘩子和大饼的愧疚感,后悔当初没拿钱离开唐市。
如今的困境让他们懊恼不已。
老猫满心怨气,抱怨若非为了那点水,也不会陷入这般境地。
大瘩子则自责没能及时带着钱逃离。
两人同时有了相同的想法。
贾建设在驾驶时突然听到车厢内传出撕心裂肺的呼救声,不禁摇头苦笑。
此时,欧镇凯也发现了贾建设的到来,感激他的及时相助。
贾建设从车上取出两壶水递给欧镇凯,缓解了这里严重的缺水危机。
正当众人松口气时,一位中年妇女惊呼车厢内有人被捆绑,引得大家立刻关注。
甚至有几名紧张的巡逻战士已将配枪取出。
"我正要说的就是这件事,刚才那三人企图抢我的补给和水,结果被我制住。”
"抢补给和水倒没什么,关键是我还发现他们背着这个。” 贾建设急忙向欧镇凯及赶来的一名巡查员说明情况,并拿出大疙瘩他们的旅行包。
当贾建设打开旅行包时,一沓沓的现金赫然呈现。
周围瞬间响起一片惊呼。
这竟是一整包钱!
贾建设当即把这一大包钱和那三位"笑星"交给了欧镇凯及巡查队员。
如此大事,两名巡查队员也不敢擅自处理。
欧镇凯也无法定夺,只能带着两名全副武装的战士协助运送这些物品。
恰巧,贾建设的车辆即将路过他们部队的驻地,可以顺便搭车。
随后,只需将钱和人转交给相关部门即可。
贾建设并不在意这些,他将人与钱交给欧镇凯便不再过问。
毕竟还有很多伤员需上车,可能还需等待片刻才能出发。
他并未停歇,像往常一样提着两个大水壶为附近的民众与战士供水。
围观的战士与民众虽感惊讶,但很快转移了注意力。
然而,他们都对贾建设的品德深表钦佩。
这可是十万元人民币啊!
看人家把这十万元往那儿一放,就跟丢弃一件无关紧要的东西似的。
就连见多识广的欧镇凯也不得不赞叹贾建设的气度与自制力,对他竖起大拇指。
要知道,他此刻提着这沉甸甸的一大包钱,内心亦十分激动。
从这儿就能推断出,贾建设之前面临的困境有多严重。
当然,这只是他的主观推测。
若欧镇凯知晓贾建设的实际资产,恐怕会当场惊愕不已。
二十分钟后,所有伤员均已上车,欧镇凯等人挤进后座。
这一大包钱,欧镇凯始终紧紧抱着。
这很自然。
贾建设、身旁两位战士的任务是护送这批钱,而车后的那位战士与另一名巡查人员则负责押送大瘩子三人。
任务分配早已明确,一旦出事,责任自负。
贾建设先掏出烟,每人发了一根,又将水壶递给邻座战士,示意大家喝水。”欧连长,别太紧张,喝点水,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他说着发动了汽车。
“呼……贾兄弟,这么多钱啊!”欧镇凯抽了一口烟,缓解紧绷情绪,“我这辈子都没见过,更别说提着了,能不紧张吗?”他感慨道。
周围的战士也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欧镇凯改口称贾建设为建设兄弟,不再像最初那样直呼同志。
“有什么好激动的,这又不是我的钱。”贾建设淡然说道。
“建设兄弟,就凭你这句话,我们就是朋友。”欧镇凯竖起大拇指,“你的冷静让我佩服。”
贾建设经过团部时放下两位战士,车上还有伤员,需尽快送往医疗驻地。”我回头再来接你们。”说完便驱车离开。
钢厂居民区尚有许多伤员,至少还要跑两趟。”这个兄弟真是侠义之士。”欧镇凯看着车远去,不禁感叹。
尽管贾建设对此事表现得轻松,但上级对此十分重视,此事也为众人敲响警钟。
唐海钢厂这样的大型企业曾被忽视,大瘩子等人借机敛财的行为更是出乎意料。
近期,随着驻扎唐市的部队不断增多,除了全力抢救人员外,还需要对相关事件及人员进行全面排查。
我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绝非虚言!这一原则得到了充分践行,贾建设也因此受到表彰。
他不仅获得了表扬信和荣誉证书,还获赠了一件特别的纪念品——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致敬……”字样的搪瓷茶缸。
这件普通至极的茶缸,虽然看似不起眼,却承载了深远的意义。
贾建设对此充满珍视,因为他明白这份礼物背后蕴含的价值远超其实际意义。
不得不承认,贾建设确实运气颇佳。
当初他不顾一切支持唐海时,曾与李民富及其两名随从发生激烈争执。
如今凭借这份表彰,至少能暂时堵住那些人的悠悠之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