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做了主任后就变了。
你知道吗,他为了上位竟然出卖了自己的岳父。
那不只是他的岳父,更是他的恩人啊。
没有老岳父的帮助,他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真没想到这个人如此无情无义。”
“连恩人都能背叛,别人在他眼里又算什么?”
“得知 ** 后,我对他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从那之后,我就很少和他来往了。”
昨日饮酒至深夜,散场时大家都已微醺。
最后贾建设依旧没能从李主任那里获得关于李民富的消息。
毕竟结果早已注定,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贾建设并无遗憾。
何雨柱得知贾建设此次是单独返回,便邀请他搬回大杂院居住。
贾建设思虑再三,认为此时四合院可能已少了许多麻烦事。
搬回去既能住得安心,还能经常去何雨柱家蹭饭。
贾建设一向独居,也不愿每天自己做饭。
这些年过惯了安逸生活,他也变得有些懒散。
但天天下馆子又显得过于张扬。
尽管形势正在好转,但全面开放仍需时日,而且即便开放初期也会充满波折。
综上所述,贾建设最终决定暂时入住大杂院。
贾建设近期打算在四合院暂住一段时间。
等家中有女性成员归家后,再迁回原居所。
四合院的居住条件已准备妥当,即贾家早前留下的两间房。
屋内家具虽显老旧,但他并不打算更换或重新购置,尤其是那张土炕床,只需铺设新床单和垫被即可满足日常需求。
至于桌椅等物,他也不介意凑合使用。
消息迅速在大杂院中传播开来:贾建设即将入住。
居民们对此充满好奇,却并无反感。
即便他已卸任轧钢厂主任一职,但其过往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得罪这样的人物显然不明智。
况且,现任大杂院老大爷何雨柱特意召集全体会议,热烈欢迎贾建设的到来。
当天,贾建设刚搬进四合院,连床铺都尚未整理完毕,便被何雨柱邀请至院内聚会。
会上,何雨柱端坐主位,模仿从前三位老大的习惯,手中始终握着大茶缸。
待众人到齐后,他清了清嗓子,宣布:“今日召集大家,是因为我们大杂院将迎来一位新邻居——前轧钢厂食堂主任贾建设。
从今往后,他是我们的一员,请大家热烈欢迎。”
此话一出,掌声雷动。
贾建设谦逊致谢,并提议次日宴请全院居民。
他强调人数众多,希望得到协助。
这番安排赢得更多掌声,众人纷纷表态支持。
"瞧见没,当头儿的就是不一样。”
要论谁最开心,那非阎埠贵莫属了。
"豪气,建设这性子就是大气,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的本色依旧未改。”
"老伴儿,听见没?人家说的那些话,明天可别忘了早点去帮忙啊。”
阎埠贵这话看似亲密,实则只是想多占些便宜罢了。
"嗯,知道了,你放心吧,明天一早就过去。”
这对夫妻结婚多年,三大妈自然明白丈夫的心思。
无非是想趁机带点菜回去,省点家里开销。
周围有不少人看着他们俩,眼神带着些许不屑。
邻居们对他们这点小算盘了如指掌。
只是这些目光都很隐晦,阎埠贵夫妻并未察觉。
次日清晨,正值周日,又有宴席待办,大杂院顿时热闹非凡。
早餐刚过,众人便在院子 ** 忙碌起来。
有人洗菜,有人搬桌,场面十分热闹。
为筹备今日宴席,贾建设特意取出一只百斤重的羊。
他这般阔绰,让大杂院的住户们都惊呆了……
不过既然是他人请客,又不需自己掏腰包,大家很快乐开了花。
这只羊光是肉就有七十多斤。
按人数算,即便大杂院有上百人,每人也能分到至少半斤肉。
剩下的骨头还能熬汤,肉亦可搭配其他菜肴。
如此盛宴,岂不丰盛?
何雨柱虽对贾建设拿出整只羊感到意外,但深知这对贾建设而言并非难事。
因此他并未多言。
消息迅速传遍整座大杂院。
许多人蜂拥而至查看。
亲眼见到那只白条羊后,众人兴奋不已,恨不得立刻开席。
因围观者众多,三大妈几次想偷偷取些羊肉都未能如愿。
那天宴请完四合院众人后,贾建设接连数日拜访旧友。
一圈走下来,发现这些老友境况尚佳。
杨政民夫妇已退休,女儿萱萱也长大成人,在火车站工作,正值婚嫁之龄,据说正与一名警察交往,婚事似乎近了。
虽七年未见,萱萱依旧亲热地唤他“建设哥”。
然而,杨政民这些年生活不易,虽然平安无事,但一家生计颇为艰难。
贾建设对此并未感到意外。
当年临行前,杨政民便一直在帮助那些受冲击的老同事。
他被调离原职后,自然无法再获取额外利益,仅靠微薄的工资养家已属不易,更别说还需分出部分接济他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