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距离中秋还有五天,一家人商量好决定先把村里的冬瓜收购了,尽量在最后的大集前多生产出来一些。
王老四趁着天还没黑,走了几个关系好的人家,说好了家里冬瓜长好的送过来,一文钱四斤,这冬瓜是村里每户人家都种的,毕竟这瓜长的大耐储存,这冬天也能换换口味。
听到王老四家要收冬瓜自然高兴,这往日也有人家拿到镇上去卖,挑着沉不说,价格也是一样的,这不用出家门口就能卖掉,家里多一个进项自然是可以的。
这除了冬瓜还需要石灰和白糖,王老四第二日趁着送孩子上学买了回来,这白糖还是走了好几个铺子才买到,一家买了五十斤买了有两百斤,一斤白糖二十文钱,花了四两银子,这掌柜的还问王老四买这些白糖干嘛,王老四只说家里要用没有多说。
石灰是在生药铺子买的,还是那会卖金银花的药铺,店家只有二十斤,王老四都买来了,还问东家又定了五十斤,这石灰价格倒是不贵,每斤五文钱,花了一百文。
这家里白天陆续有人过来送冬瓜,每家倒是不多,有个三四个加起来能有二三十斤,这算下来有个五到十文的收入,拿到钱的自然就传开了。
刘氏还特意跑过来问何氏收这些冬瓜做什么,何氏拿了一碗糖给刘氏,说是做糖。
“娘,这是家里最近新捣鼓出来的冬瓜糖,得用冬瓜做,打算做出来卖,本打算昨天做出来给您和爹送一份,这不是当家的意思还没做出来先别声张,等他送孩子回来再去跟爹娘说一声。。”何氏拉住刘氏说了回话。
“这糖不错,脆甜脆甜的。”刘氏尝了一块,没想到这冬瓜还能做成糖:“行,我知道了,我给你爹说一声,省得他操心。”
刘氏没多待,家里还有一个听到信着急的老爷子,这不是想着儿子送孙子孙女上学有可能不在家,只有儿媳在家,不好直接过来,早就跑过来看看什么情况。
“老四媳妇,你拿个盘子把这糖扣上,再给我拿个篮子。”刘氏指挥何氏拿上东西,把这冬瓜糖给王老爷子带上看看。
“老头子,你儿子家又琢磨出新吃食了,别担心了。”刘氏回家就见王老爷子在门口转来转去。
“啥玩意?”王老爷子见刘氏还挎着个筐。
两人进屋,刘氏掀开盘子,把碗端出来。
“你看看,老四媳妇说这是冬瓜糖,我尝着不错。”刘氏递给王老爷子
“这冬瓜还能做成糖?我还是头一回听说。”王老爷子看着碗里的冬瓜糖有些不信,拿了一块咬下去,剩下的也塞嘴里吃了。
“还真是冬瓜味,够甜。”王老爷子还真吃出冬瓜味了,清淡甜蜜的糖果,让人心情好。
“老四媳妇说老四去送孩子了,等回来再过来。”刘氏补充。
王老爷子心想这是自己着急了,嘱咐刘氏:“咱这园子不是还有几个长大的冬瓜,你摘了去,等老四来让他拿走。”
刘氏应下,自去园子摘了长大的冬瓜。
王老四这边回来,还赶上有村人在往家里送,王老四停好车接过称重的活。
“上午娘来了,我跟娘说等你回来就过去,要不你等会过去一趟。”
“先收完再说,等会吃上饭就没人过来了,我在过去。”王老四想着这来回收冬瓜,也是个体力活,自己能干些就多干些,省着累着何氏。
“那行,中午我煮了一锅水饭,在煮两个咸鸡蛋,蒸上两个茄子凑合一下。”何氏两个在家一向吃的简单,之前王小茉刚上学那会,两个人中午每天就干粮一热就着咸菜或者凉皮凉粉拌上一份凑合,等晚上孩子回来再做菜,后来被孩子知道,好一顿念叨才好些。
王小茉有时候还特意熬了肉酱或者鸡蛋酱,好歹中午吃上些油水,这酱王小茉会看俩人吃没吃,把王老四两人弄的哭笑不得,也接受孩子的好意,这才中午也认真对待。
“中,听你的,小茉昨天弄的酱肉热一下,也不知这孩子学的谁。”王老四听着是在抱怨,实则是高兴孩子孝顺。
两人中午将就吃完,王老四就去老宅,这边何氏在家等着人上门做活计。
“爹。”王老四进门,老两口还在吃饭。
“吃了吗?”刘氏问,要起来给王老四找个碗盛饭。
“娘,我在家吃过了,你坐下吃吧。”王老四赶紧说,让他娘别忙活了。
刘氏递个馍给他,让他再吃点。
王老四接过来也不拒绝他娘的好意,一个馍还是能吃下的。
“这冬瓜糖是做了卖呀?”王老爷子开口问,一家子人也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这一套。
“嗯,是这么打算的,今天收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做,争取中秋前卖上一回。”王老四说了他的打算。
“那行,你有安排就行,早上听说你收冬瓜,还以为有啥事呢。”王老爷子这才放心。
“用人帮忙你就说话。”最后王老爷子想着儿子可能需要帮忙,自己提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