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晴,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茶楼,李小云指尖轻轻摩挲着手术刀的皮质包装盒,眼神中还带着未散的惊喜。
肖镇望着她微红的脸颊,忽然想起今早王大路说的话,喉结不自觉地动了动:“小云,你平时工作那么忙,还有时间自己做饭吗?”
李小云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轻轻笑了:“偶尔会。其实医院食堂的饭菜不错,但值夜班时,我喜欢煮碗挂面,卧个鸡蛋。”
她的目光落在肖镇腕间的表带上,那里有一处细微的磨损,“肖大哥经常熬夜做研究?”
“算是工作常态。”肖镇自嘲地笑了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不过有时候也会想起小时候,跟着霍正业叔叔在灶边烧火,等他做好饭。
有时候想起跟叶向东一起到了每年晚秋的时候去挖红薯到长江边煨红薯吃。
这家伙因为从小长得胖点,我们执行任务的时候,老是他当少爷,我装长随屡试不爽。
现在即便吃着可口的点心,总觉得少了那份烟火气。”
李小云的手指无意识地绕着辫子:“我懂。我爸也是常年不是在部队就是在地方,小时候最是盼着他回家,不过我们在延河的时候,我有哥哥和妈妈他们陪着倒是挺好的。
后来跟着大部队从延河根据地不停的转移,47年的时候就要好一些了。
在解放区生活,我们女孩子天天放学后就去帮着被服厂的做鞋子纳鞋垫的,你看这里一直有茧子的。
后来到了京城学医了,我哥他们已经去工作了,不过去学校读书好讨厌的,总是有自以为是的男孩子来骚扰我,我大哥和二哥都打跑好几波男孩子。”
她的声音渐渐放轻,“但我每天还是盼望着我爹早点回来,那种期待的心情,到现在都记得。”
肖镇听着,目光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他想起港城的四个孩子,想起不多的几次分别时他们抱着腿不让走的模样,心里泛起一丝酸涩。
正欲开口,李小云突然说:“你送我的手术刀,刻着名字。”她抬头,眼中带着几分试探,“其实很少有人这么用心。”
“因为你值得最好的。”肖镇几乎是脱口而出,说完才意识到这话太过直白。
他轻咳一声掩饰窘态,“我是说,医生的工作那么重要,工具自然要最好的。
就像我去实验室做实验,少了精密仪器,再厉害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
李小云低头笑了,发梢扫过围巾:“肖大哥总把工作说得像打仗。不过仔细想想,医院也是战场。”
她的神色认真起来,“上次抢救一个大出血的产妇,我握着手术刀的手都在抖,但告诉自己绝不能慌。”
肖镇凝视着她,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有着超乎想象的坚韧。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银色打火机,正是自己研究的项目样品:“其实做科研也一样,每个数据、每次失败都像敌人。
但只要攻破一个难题,那种成就感……
我其实常常在想总比我爸战死我妈被小日本炸死,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去海棠溪江边摸螺丝充饥的强。
还好没多久我叔让霍叔叔来找到了我,后面就是和向东一起当交通员的时候了。
那时候我去了家杂货铺当学徒,一天忙完后去执行任务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感觉自己给组织干了好了不起的事。”
“就像看着患者脱离危险,第一次自主呼吸。那个时候我也很有成就感的。”李小云接道,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笑出声。
“我的工作不便透露很多,最近几年会很忙,有可能一年都回不了京城,还有我其他以前的个人的事情,你了解吗,还愿意等我吗?
我估计这次去了南方,估计得4月份回京吧,这段时间你好好考虑一下,不论结果好坏我都能接受,我不能耽误你的。”
肖镇看了看时间,提着给他家里人买的茶叶和糕点盒子站在一旁说道。
窗外的风卷着细雪掠过玻璃,却吹不散茶楼里渐渐升温的暖意。
这时,茶楼外突然传来刺耳的刹车声。
肖镇下意识将李小云往身后护了护,转头看见不远处王大路在另一边等着。
他心中一紧,知道南边可能有事需要他去处理了。
李小云却轻轻拽住他的毛衣袖口:“肖大哥,我会在京城等你回来,你有事去忙吧,工作要紧。”
她从包里掏出一包东西,“这是我半年来照你的脚码给你纳的鞋垫,希望你不要嫌弃。”
肖镇高兴的接过后放到自己牛皮包里,说道:“谢谢小云的心意,等我回来,我给你造一架电动的缝纫机,就不用手一针一针的缝了。
中午了再忙一起去吃顿午饭,再你全须全尾的送回家吧,不然你爹非得拖着40米长的大刀来刀了我。
万一你二哥给我撂挑子不好好干活,我那一大摊子事谁给我料理清楚。”
“你都知道了啊?”
“还是你二哥安排在这里见面的,你说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