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意外的是对王杨超的安排:"你需要控制犯规。从今天起,每次训练赛你只能有两次犯规机会,超过就做五十个俯卧撑。"
王杨超撇撇嘴:"防守不犯规怎么防?"
"聪明的防守者知道如何在不犯规的情况下施加压力。"林墨递给他一盘录像带,"看看这个,托尼·阿伦的防守集锦。"
凌晨一点,司马宇蹑手蹑脚地回到宿舍。他刚结束三个小时的加练,全身肌肉都在抗议。但当他推开宿舍门时,发现杨发西正坐在床上看录像。
"还没睡?"司马宇小声问。
杨发西指了指屏幕:"地质中学的比赛录像。他们的控卫贵小栋有个习惯,第二次变向时总会先眨两下眼。"
司马宇凑近看,果然发现了这个细微的动作。"这能帮你预判他的突破方向。"
"庄教练说得对,"杨发西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我们不能只靠天赋赢球。"
第二天早餐时,司马宇注意到队友们都在讨论各自的发现。段贵能正在向吴加飞请教投篮手型;闻骏魏和李金坪在研究广厦中学大前锋的卡位习惯;连平时话最少的马立豪都在和段坤讨论挡拆战术。
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正在队伍中形成。
训练第三周的一个晚上,司马宇独自在球馆加练跳投。连续二十次投篮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命中率急剧下降。
"手腕太僵硬了。"一个声音从黑暗中传来。林墨拄着拐杖走进灯光下,"你疲劳时手腕会不自觉地紧绷,影响投篮弧度。"
司马宇惊讶地看着自己的手:"我从没注意到这点。"
"对手会注意到,"林墨拿起一个篮球,尽管拄着拐杖,他的投篮姿势依然标准,"全国四强的防守者会研究你的每一个细节。"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林墨帮司马宇调整了疲劳状态下的投篮动作。"不要追求完美姿势,"他指导道,"关键是保持稳定,即使累到极限也要保证出手的一致性。"
临走前,林墨突然问:"你知道广厦中学的教练是谁吗?"
司马宇摇摇头。
"徐远,我大学时的队友,"林墨的眼神变得复杂,"十年前那场车祸...如果不是他强行要开夜车..."
司马宇恍然大悟:"所以你的腿..."
"那不重要,"林墨打断他,"重要的是,徐远了解我的篮球理念,就像我了解他的。对阵广厦时,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特别的东西。"
最后一周,庄伟安排了四场模拟赛,由校队二队模仿四强队伍的打法。
第一场对"广厦中学",二队球员疯狂提速,不断发动快攻。尽管一中队最终赢了15分,但庄伟并不满意。
"轮转太慢了!"他在战术板上画着,"陈星这种级别的控卫,一次疏忽就能得10分!"
模拟"地质中学"的比赛最为艰难。二队的中锋虽然只有205cm,但庄伟要求他模仿张岩的防守范围。一中队的外线频频打铁,最终只赢了2分。
"看到了吗?"庄伟暂停时吼道,"这就是为什么段贵能必须开发中投!他们的禁区是禁飞区!"
对阵"明德中学"时,二队的三分射手群给一中队造成了巨大麻烦。特别是第三节,连续五记三分差点逆转比赛。
"外线防守还是有问题,"林墨指出,"王杨超,你太容易吃假动作了。"
最后一场模拟"京都师范附属中学",庄伟甚至从大学请来了几名球员模仿楚星河。司马宇被全面压制,全场只得到12分。
赛后,司马宇独自加练到深夜。当他疲惫地坐在地板上时,庄伟走了过来。
"楚星河比你高5cm,臂展长10cm,"教练直截了当地说,"但你比他快,体力更好。关键是利用你的优势,而不是对抗他的优势。"
司马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训练的最后一天,庄伟召集全队开会。战术室里多了四面战术板,分别写着四强队伍的名字和关键战术。
"一个月前,我们战胜了安阳九中,"庄伟的声音沉稳有力,"但那只是开始。从明天起,我们将前往全国大赛举办地——海都市。"
他点击遥控器,屏幕显示出赛程:"四天后对阵广厦中学,如果获胜,三天后约战地质中学,接着是明德中学,最后我们和京都师范附属中学打最后一场,如果你们输了其中任何一场,那后面的也就不用约比赛了。"
林墨拄着拐杖站起来:"这一个月,我看到你们的汗水,也看到你们的成长。但记住,全国四强的球队的比赛是另一个级别的比赛。那里的灯光会更亮,压力更大。"
他环视每一个队员:"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十二个声音整齐划一。
"一中!"
"必胜!"
会议结束后,司马宇被苏梦拦住了。"给,"她递过一个精致的笔记本,"我整理了四强队伍所有关键球员的习惯和弱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