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气氛有些安静。李今越专注地开着车,夜色在她眼中流淌。林幼微侧头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流光溢彩,片刻后,她似乎觉得这沉默有些过头,便伸出手,点亮了中控台上的智能终端屏幕。
纤细的手指在光滑的屏幕上轻点几下,选择了播放列表中的一首歌曲。
天幕之下,无数双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一幕。
[嘶——这车里竟然还有这等物件?]
[莫非也能像那手机一般,听曲观影?后世造物,当真神妙!]
[内有乾坤啊!这后世的造物,当真匪夷所思!]
就在众人惊叹之际,一段清越悠扬,带着明显戏曲唱腔的旋律,从光幕中缓缓流淌出来,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注视着天幕的古人耳中。
【一声响彻云天一腔诉千年邀我入戏游人间】
霎时间,天幕上的弹幕炸开了锅。
[咦?这是……百戏?!]
[非也非也,此乃元曲之风骨!]
[听着倒像是咱们大唐的梨园新声……]
[不对不对!这分明是杂剧的调子!听着便有那勾栏里的韵味!后世也兴这个?]
[杂剧?不像……倒有几分像我们南边传来的……]
弹幕上,来自不同朝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熟悉的艺术形式,争论不休。然而,不等他们争出个所以然,那歌声已然变换了曲调,一个更加柔和婉转的女声响起,带着现代歌曲的韵律,却又丝毫不显突兀地融入了之前的戏曲元素。
【听雨落江南,情意婉转】
【百戏争妍,傲立一朵幽兰】
歌声继续,清丽柔美,如春风拂过柳梢,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气息,瞬间抚平了方才的嘈杂。众人这才意识到,这似乎并非他们所熟知的任何一种完整的戏曲形式,而是一种……融合了戏曲元素的歌曲?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沉浸其中。那歌词意境优美,曲调动人心弦,仿佛真的将人带入了那烟雨朦胧、情意绵绵的江南。
【谁折柳入梦,牡丹亭畔】
【青丝缱绻,春光惹人恋】
歌声婉转之际,背景里竟隐隐传来一段更为纯粹、更为熟悉的昆曲唱腔,咿呀婉转,正是《牡丹亭》中的名句: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啪!”
一声清脆的拍桌声响起,并非来自车内,而是透过天幕,清晰地传自某个清朝的府邸。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猛地站起,因为激动,身体微微颤抖,脸上却洋溢着难以置信的狂喜。他正是当朝一位赫赫有名的昆曲大家。
“是它!是它!是昆腔!是《牡丹亭》!”老者激动地来回踱步,指着天幕,声音都带上了颤音,“错不了!这后世的歌曲,竟……竟用了我昆腔!”
他反复咀嚼着方才那句歌词:“‘百戏争妍,傲立一朵幽兰’……好!好一个‘傲立一朵幽兰’!说的不就是我昆曲吗?!哈哈哈哈!”
老者仰天大笑,眼中竟隐隐泛起泪光:“传下去了!传下去了啊!我等的技艺,后世不仅有人传承,还能……还能融入这般新奇的‘歌曲’之中,让更多人听到!好!太好了!”
不只是他,天幕下所有懂得昆曲、热爱昆曲的人,都激动无比,一时间,弹幕上充满了来自这些热爱昆曲之人的激动与赞叹。
[是昆曲!老夫听了一辈子,错不了!]
[后世之人,竟如此有心!将我等心爱之物,以这般方式流传!]
[‘傲立一朵幽兰’,此句甚妙!甚妙啊!]
车内,柔和的音乐流淌,李今越唇角微扬,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况,手指随着节奏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旁边的林幼微也显然很喜欢这首歌,侧着脸,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霓虹灯影,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当歌声唱到那句带着明显越剧韵味的【望庭深长盼万叠云山,且抛裙钗三载同窗书伴】时,两人相视一笑,几乎是同时,跟着那婉转的旋律低声哼唱起来:【焕耳边旧调天地新宽,才子佳人化蝶同游翩跹】。
天幕之下,熟悉越剧的江南一带,尤其是那些听着《梁祝》长大的戏迷们,瞬间沸腾了!
[是《梁祝》!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载同窗’,‘化蝶同游’,错不了!这后世的歌曲,竟然唱的是我们越剧!]
[‘且抛裙钗三载同窗书伴’,这句词写得真好,一下子就抓住了《梁祝》的精髓!]
当那一声魂牵梦萦的【梁兄——】的经典唱腔传来时,天幕下的越剧戏迷们,仿佛被电流击中一般,浑身一颤!无数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涌遍全身,仿佛多年淤积在心中的郁气,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通体舒坦。
[啊……舒坦!太舒坦了!]
[是英台在唤梁兄啊!这后世的歌,当真……当真有心了!]
[此生无憾!能在天幕听到后世传唱我越剧之音!]
激动的情绪尚未平复,歌声继续流淌,意境悠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