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坐在寝殿的花园之中,望着那悬于空中的光幕,眉头紧锁,眼神复杂难明。
不同于他父皇那边的鸡飞狗跳、吵吵嚷嚷,此刻的永乐朝堂,早已在他的铁腕之下,将征倭之事安排得井井有条。郑和的船队蓄势待发,只待一切准备就绪一声令下便可出发灭倭。
可这位永乐大帝的心思,却全然不在此处。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光幕上自己父皇的头像,指尖微微颤抖。
加,还是不加?
朱棣的手指悬在半空,迟迟未能落下。
他脑海中闪过父皇那张不怒自威的脸。若是加上了,该如何开口?说自己把侄儿赶下了皇位?说自己披甲执锐,一路从北平杀到了南京?
父皇会如何看他?
暴怒?斥责?还是……失望?
朱棣猛地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骂,他是不怕的。从小到大,他挨的骂还少吗?他早已习惯。
他怕的,不是这个。
他怕父皇不信他。怕父皇觉得他朱棣,天生就是个反骨仔,是个觊觎皇位的不孝子!
靖难……靖难啊!若非被逼到绝路,若非为了活命,为了他身后的妻儿,他何尝愿意走到那一步?朱允炆那小子,削藩削得那般急,那般狠,哪里还有他这个燕王的活路?
可是这些父皇会信吗?
他甚至不敢去想,在父皇所在的那个时空,大哥……还在不在。
比起父皇,他更想加的,其实是大哥朱标,还有……母后。
那个永远温和慈爱,会笑着喊他“四郎”的母后。那个宽厚仁德,永远笑着摸他脑袋的大哥。
他想告诉他们,他如此,他只是想活下去,想保护家人。他想把那些年,在北平受的猜忌,遭的冷遇,一股脑儿地倒出来,告诉大哥和母亲自己这些年的委屈。
可他们……会信吗?会原谅他吗?
朱棣只觉得胸口堵得厉害,仿佛压了一块巨石一般。
“陛下?”
温柔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带着暖意,驱散了些许殿内的冰冷。
徐皇后不知何时已来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了他冰凉的手。她看着丈夫紧绷的侧脸。
“还在犹豫?”
朱棣看着妻子温婉的面容,轻轻摇了摇头:“我不怕父皇骂我。”他声音有些沙哑,“可我怕……怕大哥和母后不信我。我怕我伤了他们的心。”
徐皇后顺势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上,她柔声问道:“那你后悔吗?后悔当初起事?”
“不悔!”朱棣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若不起事,我们一家老小,怕是早就没了性命!就算只是为了你,为了孩子们,朕也必须那么做!”
徐皇后微微一笑,抬起头,看着朱棣的眼睛:“那你……信任大哥,信任母后吗?”
朱棣沉默了。
信任吗?
当然信任。
大哥的仁厚,母后的慈爱,他比谁都清楚。可这件事……终究不同。那是皇位,是叔侄相残。
他喉咙动了动,终究还是没能说话来,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带着无尽的疲惫和纠结。
夫妻二人就这样静静地依偎着,沉默在殿内蔓延。
不知过了多久。
“叮咚!”
光幕之上,赫然弹出了一个好友申请的窗口!
朱棣下意识地抬眼望去,当看清那申请人的名字时,他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中一般,瞬间僵立当场!
【大明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母后?!
朱棣只觉得一股热流猛地冲上眼眶,视线瞬间模糊。他还未来得及反应,紧接着,又一声提示音响起。
“叮咚!”
第二个好友申请弹了出来。
【懿文太子-朱标】
大哥?!
朱棣瞳孔骤然收缩,死死地盯着那两个名字,嘴唇颤抖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怎么会……怎么会是他们先……
他不是没想过主动去加,自己的大哥和母后,可他们并未在天幕上发言过,而自己也害怕他们不信任自己。
而现在,他们……却主动加了自己?
“陛下!”徐皇后也是一脸的震惊和难以置信,她率先回过神来,紧紧抓住了朱棣的胳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朱棣猛地惊醒,看向了自己的妻子。
徐妙云眼中同样有泪光闪烁,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和鼓励。她的声音温柔且坚定:“陛下,该来的,总要面对。不论结果如何,妙云……都会陪着你,就像以前一样。”
就像,在北平王府一样,
朱棣的心头一暖,是啊,不论结果如何,他总要去面对,如今有妻子在自己身边,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伸出了那只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的手。
指尖悬在光幕之上,在那两个熟悉的名字上方。
然后,他咬了咬牙,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接连点下了两个【同意】。
【同意】
【同意】
两个按钮被按下,光幕微微闪烁,那两个既熟悉又遥远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了朱棣的好友列表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