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奉天殿内,睿隆皇帝高坐辉煌宽大的龙椅上,文武百官分立御阶下方左右两侧。
睿隆皇帝自然看见了几个御史蠢蠢欲动,但却抢在前边,问户部左侍郎魏琳:“孙绍祖献出的那新式记账法,你们户部已经推行半月,可有什么不妥?”
去年户部尚书被璟亲王暴打一顿,结果璟亲王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太上皇亲自下旨申斥了户部尚书。
称此僚身为户部尚书,不懂得用正当手段开源节流充实国库,却竟要出手抢夺皇室子弟的私产。
户部尚书羞愧欲死,就此告病请辞。
睿隆皇帝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人选,又不愿再用前朝旧臣,便将户部尚书的位子暂时空着,户部目前由左侍郎魏琳负责。
所以听睿隆皇帝一问,魏琳立刻出列,奏道:“回陛下,并无任何不妥!孙大人天人资质,微臣感佩不已!”
睿隆皇帝脸上露出笑容来,又问:“那你觉得孙大人可有功劳?”
魏琳奏道:“不仅有功,且功在千秋!”
魏琳此言一出,立刻引得满堂大哗。
素来最瞧不上孙绍祖的礼部尚书尹追出班喝道:“魏大人,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功在千秋这四字,是能这么滥用的吗?”
“是啊魏大人,在这朝堂之上,一字一句都得仔细斟酌!”
三辅高谦也敲打了一句。
魏琳抬头挺胸,朗声说道:“二位大人请放心,下官知道这是在什么地方,下官愿意为下官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负责!”
“那你说说,究竟他孙绍祖一介武夫,凭什么就能功在千秋?”
尹追厉喝一声。
魏琳方要开口,睿隆皇帝笑道:“朝堂之上畅所欲言,不必有那么多的讲究!
魏爱卿,我且问你,你既说孙绍祖设计出的新式记账法功在千秋,那你觉得朕若是赏他一个伯爵之位,他是否承受得起?”
“陛下!”
首辅次辅同时出班,“朝廷赏赐皆有法度可循,岂可如此儿戏?”
“朕不过是随口一问!”
睿隆皇帝哈哈一笑,又问魏琳,“魏爱卿,你还没有回答朕的问题!”
魏琳稍一思索,便道:“绝对承受得起!”
“魏琳!”
尹追再次怒喝,“你知不知道,若你所言有虚,将会沦为佞官谗臣,受万夫所指?”
这话可就太重了,简直是在指着魏琳的鼻子骂。
但满朝文武谁不知道,睿隆皇帝信重孙绍祖,早就想给孙绍祖加官晋爵,但却一次次被百官拦住无法通过。
因此魏琳顺着皇帝的话,居然说孙绍祖功在千秋,甚至说孙绍祖承受得起伯爵重赏,的的确确是有佞官谗臣之嫌疑。
因此尹追一声怒喝方出口,有部分自命清高的官员,也指着魏琳骂了起来。
魏琳昂然不惧,大声说道:“孙大人殚精竭虑创建出的新式记账法,可令记账效率提高至少二十倍。
也就是说,从前需要至少二十人才能完成的复杂账目,如今只需一人就能完成。
最关键的是,这套新式记账法一目了然,任何人想要如从前一般做假账作虚账,其难度都将增加百倍。
反而月底年底查账核算,却比从前容易至少三十倍。而且只需稍微用心,任何假账都将无所遁形。
咱们历经千年才形成的老式记账法,被孙大人一步跨越了千年历程!
那请各位摸着良心说一说,这不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是什么?我魏琳究竟是不是佞官,有没有谗言?”
魏琳的声音极其洪亮,就连远在奉天殿外的贾政贾赦,都听得清清楚楚。
瞬时之间,奉天殿内外再次陷入一片哗然。
“怎么可能?记账的效率提高二十倍,查账的效率却能提高三十倍,甚至造假账的难度超过百倍,这这这……这是神话吧?”
“没错,我也觉得是神话!尤其那孙绍祖明明是个不学无术之辈,行事蛮横鲁莽,除了商贾贱业他很精通,怎么可能造出功在千秋的新式记账法?”
“是啊是啊!倘若那新式记账法,当真能将记账的效率提高二十倍,查账的效率提高三十倍,造假账的难度甚至超过百倍,那还当真就是功在千秋了!”
“可问题就是,怎么可能啊,就凭孙绍祖那粗莽武夫?我呸!”
……
睿隆皇帝冷漠地观看着下边一群大臣的喧哗之声。
这些人真正的本事没多少,吹毛求疵打压能臣反而个个精通。
最令睿隆皇帝厌恶的是,这其中绝大部分人,到如今都还忠于太上皇,不肯向他这个新皇靠拢。
尤其是尹追这个老货,仗着太上皇的宠信,而且他年纪跟太上皇差不多,估摸着等太上皇宾天的时候,他也该老得无法上朝了。
所以他肆无忌惮,完全不管他的后代子孙,会不会受到睿隆皇帝的清算。
每次上朝他都戴着一副耿直清正犯颜直谏的假面具,只要是睿隆皇帝赞成的事情,他总要反对一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