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其实很清楚,外边的奴才们已经将那天贾环带着丫头,去他们院儿里大闹一场的事情传开。
所以她索性借着今天这机会,把这件事情挑明了,日后也就不再是她的一个把柄了。
反正孙绍祖今儿都带人把荣国府几个大管事的家给围上了,她王熙凤就算给贾环退让几步,也不再是笑话,而是能屈能伸。
“要我说赖大娘吴大娘她们就是不机灵,还求老爷太太呢!我把话先撂在这儿,两位老爷出去,也未必管用!”
“那怎么办?”
宝玉立刻追问。
“怎么办?明摆着的呗!”
王熙凤小嘴一撇,“直接去求环老三,可比什么都强!”
几个姑娘加上宝玉面面相觑。
宝玉忽然一拍额头,大声叫道:“我想起来了,冯紫英告诉我说,环老三跟孙绍祖结成了师兄弟。
我当时心里还想,环老三从未离过家拜过师父,哪有什么师兄弟?
如今我算是明白了,他们是真好上了,所谓的师兄弟,就是为了打掩护而已!
环老三啦环老三,你若是喜欢上一个温润如玉好像秦钟那样的也就罢了,怎么会喜欢上孙绍祖这样的粗野男人?
从前我还高看你几眼,如今我真瞧不上你了!”
王熙凤似笑非笑瞥了几个姑娘一眼。
几个姑娘全都红着脸恨不得把宝玉撵出去。
黛玉张口想说话,却又生生憋回去,只是鄙夷地瞟了宝玉一眼。
薛宝钗终究年纪大些,说道:“宝玉你别说这些了行不?你们男人的事情,出去找男人说去,在咱们这些女孩儿跟前说,没的脏了咱们的耳朵!”
宝玉顿时有点尴尬,赶忙笑道:“宝姐姐说的没错,这原是男人的事情,不该在你们面前说,我给姐姐妹妹们赔罪了!”
他冲着几个姐姐妹妹深深一揖,几个姑娘都不理他。
其实宝玉并非口无遮拦,他是真不觉得他跟秦钟的事情见不得人,反而把他跟秦钟之间的不清不楚,当成是才俊风范名士风流。
就连家里的大人,明知他跟秦钟不清不楚,又有谁拦着不让他们好了?
贾母跟王夫人固然看见就当没看见。
秦钟的姐姐姐夫,甚至会鼓励秦钟跟宝玉同吃同睡,越亲密越好!
这原是这个时代的风气,男人们哪个出去不找相公的?
就连王熙凤,盯死了贾琏不让他招惹其他女人,可贾琏身边几个清俊小厮,她又何曾理会过?
不仅不理会,反而这几个小厮只要肯将贾琏的行踪悄悄告知她,她甚至大把的铜钱赏出去。
但有一宗,像宝玉跟秦钟这样,两个长得都漂亮,分不出上下高低的天天厮混没问题。
但若像贾环跟孙绍祖这样,明显贾环是个下边的,那可就有点丢人了。
因为下边的那个,正是俗称的“娈宠”、或者“小相公”。
像贾府这样的豪门公子去给人当娈宠当小相公,那绝对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所以宝玉才会直接说出“从前我还高看你几眼,如今我真瞧不上你了”的话!
实际上不止是宝玉心里这样想,王熙凤嘴角,也流露出一抹讥嘲的笑意。
探春牢牢低着头,心里百味杂陈,不知是该恨贾环不争气不上进,还是该庆幸有孙绍祖这么一个人物在,终于能保住贾环长大成人。
“不好了老太太,大老爷也被龙影卫抓起来了!”
前边一声大呼小叫,只把宝玉等人惊得相互一望,纷纷向前边奔了过去。
……
贾环在得知孙绍祖带着龙影卫,包围了昨天来抓他的几个管家婆娘们的家以后,先是呆了一阵,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
他自然恨不得立刻跑出去,投进孙绍祖怀里诉说委屈。
可一来外边正乱着,他不可能有机会跟孙绍祖说悄悄话。
二来他真要显出跟孙绍祖不一样的关系,且不说阖府的奴才们,会用怎样的眼光看他。
万一贾政贾赦逼着他去找孙绍祖帮几个管家说说情,那他到底说是不说?
所以他干脆待在屋里不出去。
反倒是如意吉祥,兴奋得围着雨蝶说道:“雨蝶姐姐,你说孙大人赶在今儿把昨晚来咱们院儿里闹腾的那几个婆子家里全都围了,当真是为咱们三爷出气来了?”
“不然你以为,我师父会这么巧在今天出动?”
雨蝶眉梢一挑,颇有得意。
她已经跟如意吉祥说过了,她的武功是龙影卫孙千户教的。
所以如意吉祥也不问她“师父”是谁,齐声说道:“谢天谢地!如今咱们三爷也算有了大靠山了,不用在这府里继续忍气吞声受委屈了!”
雨蝶冷笑一声,说道:“就我师父那脾气,他在乎的人谁敢给气受,就等着被他抄家灭门吧!”
忽然“哗啦”一声响,没有闩上的院门被人大力撞开,一个丫头直闯进来,“扑嗵”一声跪在了地上。
“环三爷,是我不好,是我嘴贱,只求你大人大量,饶过我吴家一家人吧!”
一边叫,一边哭,一边就冲着房屋门口连叩响头。
贾环赶忙走出来,一看是秋纹,忙让如意吉祥扶她起来。
秋纹挣扎着不肯起身,满脸泪痕哭道:“求三爷出去跟龙影卫的千户说一声,饶了奴婢一家大小吧!
奴婢一人做事一人当,只要能饶了奴婢家里人,环三爷将奴婢千刀万剐,奴婢也心甘情愿啦!”
贾环轻声一叹,说道:“我哪有本事能阻止龙影卫公干啦?再说了,你们吴家倘若清清白白,龙影卫最终必然拿你们没办法!”
“我们吴家怎么就不清清白白了?”
秋纹立刻抬头,即便是泪流满面,依旧显出万分不服,“除了我秋纹嘴坏一点,我吴家何曾做过丁点伤天害理之事?
所以我心甘情愿任由环三爷处置,但环三爷想要诬陷我吴家,那也不成!”
贾环很想告诉她,根据原着所写,宁荣两府的这些管家,除了林之孝稍微好点,其余全都不是好东西。
侵占贪污主家的田产财物不说,人人都顶着宁荣两府的名头,不知在外边做了多少恶事。
宁荣两府最终的败落,可以说有一半起因,都是在这些管家身上。
喜欢红楼庶子撩夫记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红楼庶子撩夫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