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暗潮汹涌起朝堂
景耀六年腊月初三,洛阳皇宫内,司马昭把玩着从成都缴获的玉如意,眼中满是得意之色。案头摆放着黄皓送来的密函,信中详细描述了姜维的一举一动。“哼,区区降将,也想翻起风浪?”他冷笑一声,将密函投入火盆。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启禀晋王,邓艾、钟会派快马送来急报!”一名亲信侍卫匆匆而入,呈上两封密函。司马昭眉头紧皱,先打开邓艾的信,只见信中详述了与钟会的矛盾,以及姜维从中作梗的经过。再看钟会的信,却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邓艾身上。
“这两个蠢货!”司马昭愤怒地将信摔在地上,“蜀汉未平,便开始争功夺权!”他来回踱步,心中盘算着如何收拾这烂摊子。突然,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天下舆图上,蜀地的标记被重重圈起。“不能让姜维坐大,必须尽快解决邓艾和钟会,重新掌控蜀地。”他喃喃自语道。
与此同时,在成都,姜维正与马岱、阿莱娜商议下一步计划。“大将军,司马昭已派贾充率十万大军入蜀,说是支援,实则是要收拾邓艾和钟会。”马岱眉头紧锁,手中的弯刀在烛火下泛着寒光。
姜维沉吟片刻,说道:“这正是我们的机会。邓艾和钟会虽然暂时和解,但矛盾已深。我们可以利用贾充的到来,进一步激化他们的矛盾,让魏军在蜀地内耗。”他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寒风呼啸,“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黄皓在成都还有残余势力,随时可能捣乱。”
阿莱娜从怀中掏出一卷图纸,展开后竟是成都城防图。“大将军,我已摸清黄皓余党的分布。他们主要集中在城东的黑市和城南的贫民窟,平日里贩卖私盐,暗中囤积兵器。”她指着图纸上的标记,“而且,我发现他们与南中叛军有勾结,意图在蜀地再次掀起战乱。”
姜维眼神一凛:“南中叛军?看来黄皓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想让蜀地永无宁日,好从中渔利。”他握紧七星剑,“传令下去,让南中军暗中监视黄皓余党。但不要轻举妄动,等他们露出破绽,再一网打尽。”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启禀大将军,邓艾和钟会求见!”姜维与马岱、阿莱娜对视一眼,心中明白,这是一场鸿门宴。“请他们进来。”姜维整了整衣冠,神色平静地说道。
邓艾和钟会带着各自的亲卫踏入营帐,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邓艾拄着拐杖,眼神警惕;钟会则满脸傲慢,双手抱胸。“姜将军,听说你在蜀地很是威风啊。”钟会阴阳怪气地说道,“又是结交南中蛮夷,又是煽动百姓抗魏,究竟是何居心?”
姜维不慌不忙,微微一笑:“钟都督这是从何说起?我姜维既已归降,自然是为魏效力。至于结交南中,不过是为了稳定蜀地局势,免得再生战乱。”他转头看向邓艾,“邓将军在阴平道的功绩,天下皆知。我姜维对邓将军,只有敬佩。”
邓艾被姜维这么一说,脸色稍微缓和了些。但钟会却冷哼一声:“哼,少在这里惺惺作态!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不过是想利用我们之间的矛盾,好让蜀汉复国!”
姜维突然拔出七星剑,“唰”地一声,剑尖指向帐外:“钟都督若不信,我姜维愿以死明志!”他的声音铿锵有力,眼神坚定如铁。帐内众人皆是一惊,没想到姜维竟如此刚烈。
邓艾连忙上前劝阻:“姜将军息怒!钟都督也是一时误会。如今贾充大军将至,我们还是应以大局为重。”钟会见邓艾出面,也不好再咄咄逼人,只好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姜维收起剑,说道:“既然两位都督信得过我,那我就直说了。贾充此来,名为支援,实则是司马昭想收拾我们。我们若再内耗下去,只会便宜了司马昭。不如我们联手,先击退贾充,再商议蜀地之事。”
邓艾和钟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犹豫。但他们也知道,姜维说得没错。若不联手,他们都将成为司马昭的砧板鱼肉。“好,我邓艾就信你一次!”邓艾率先说道。钟会见状,也只好点头同意。
待邓艾和钟会离开后,马岱松了一口气:“大将军,你刚才太冒险了!万一他们翻脸……”姜维摇了摇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让他们暂时联手,我们才能有更多时间布局。而且,我已经派人在贾充军中散布谣言,说邓艾和钟会要谋反,司马昭这次是来平叛的。”
阿莱娜眼睛一亮:“大将军妙计!这样一来,贾充与邓艾、钟会之间的矛盾也会激化,魏军必将陷入内乱!”姜维微微一笑,目光望向远方:“不过,我们的真正目标,是彻底铲除黄皓余党,稳定蜀地民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
第二折?智破黑市除隐患
腊月初七,成都城东的黑市一片热闹景象。这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表面上是贩卖各种奇珍异宝、山货特产,实则是黄皓余党的重要据点。暗巷中,不时有黑衣人穿梭,交易着私盐、兵器,甚至还有人口买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