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折?祁山故道破魏围
春分前一日,祁山故道的浓雾尚未散尽,邓艾的十万大军已踏入隘口。魏军前锋看着两侧峭壁上的“汉”字军旗,以为是蜀军虚张声势,却不知每面旗后都藏着改良的连弩手,藤条扳机早已涂成岩石色。
“报!前方发现木牛流马!”探马的汇报被巨响打断。数百架木牛流马从山顶滑下,载着的不是粮草,而是浸满硫磺的巨石。姜维站在高处,七星剑挥落:“点火!”
巨石砸向魏军,火星溅在硫磺上,瞬间形成火墙。邓艾的战马惊立,看见火墙中浮现出诸葛亮的八卦阵图,每道火舌都卷着“汉”字。“又是姜维的诡计!”他的长矛劈向火墙,却听见头顶传来密集的弩箭声——天汉新军的连弩手从岩缝中齐射,弩箭带着倒刺,专破魏军的寒玉甲。
“将军,后军遇袭!”副将的呼喊混着鹰啸。阿莱娜的羌族骑兵从雪山背后杀出,马背上的“汉”字军旗在雾中时隐时现,狼头刀专砍魏军马腿。邓艾猛然想起定军山的场景,那些弩箭尾端的红绳,正是诸葛亮墓前的风铃绳。
“退往东侧隘口!”他刚下达命令,地面突然震动——那是“地听阵”被触发,魏军马蹄下的积雪炸开,露出暗藏的铁矿机关,战马铁蹄与矿石摩擦,迸出的火花点燃了预埋的艾草堆。浓烟中,“汉”字军旗的幻影四处闪现,竟与当年诸葛亮的石兵八阵一模一样。
第五折?星落五丈归汉心
祁山之战的硝烟散后,姜维站在隘口,望着满地的“魏”字军旗碎片。阿莱娜的银饰染着血迹,却笑得比阳光更烈:“大将军,魏军退了三十里,邓艾的帅旗被我们砍了!”她呈上染血的狼头旗,旗面中央已被弩箭穿出“汉”字破洞。
“做得好。”姜维接过帅旗,看见旗角绣着的“魏”字,突然想起诸葛亮在《出师表》里的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他转身望向新军,羌族少年们正收集魏军的兵器,在刀柄刻上“汉”字,“传令下去,把这些兵器分给百姓,让他们知道,汉家的刀,永远向着贼人。”
深夜,马岱带来洛阳的密信,绢帛上用鲜血写着:“司马昭已逼陛下禅位,改国号为晋,洛阳百姓冒死私藏蜀锦,小儿皆能背《出师表》。”姜维的指尖抚过血字,忽然听见远处雪山传来狼嚎——那是羌族的警报,司马昭的中军正在逼近。
他站起身,七星剑指向东方,剑鞘上的“汉”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身后,天汉新军的篝火连成一片,像极了诸葛亮当年的七星灯。“阿莱娜,”他的声音混着风声,“派人去定军山,给丞相墓前添盏灯,就说……汉家的剑,还在挥。”
是夜,姜维梦见诸葛亮站在五丈原,羽扇轻指北方:“伯约,还记得祁山堡的夜吗?你说要让汉旗插遍九州。”他猛然惊醒,看见案头的连弩图纸,图纸角落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汉祚在,剑不止。”那是丞相的笔迹,在月光下明明灭灭。
雪又下了起来,却掩不住祁山故道上的“汉”字车辙。姜维知道,司马昭的屠刀不会停止,邓艾的大军还会再来,但只要天汉新军的连弩还在齐射,只要羌族的鹰笛还在吹响,只要“汉”字还刻在千万人心里,蜀汉就永远不会灭亡。
他摸了摸胸前的虎符,那里仿佛还留着诸葛亮的温度。远处,阿莱娜在教新军唱《出师表》,蒋斌在调试新铸的投石车,马岱在部署下一场伏击。而他,将继续握紧手中的剑,为了那个“兴复汉室”的誓言,为了千万人心中不熄的汉魂,战至最后一息。
汉魂不灭,此身不息。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雪山,天汉新军的“汉”字军旗再次升起,旗角翻动间,仿佛看见诸葛亮羽扇纶巾,笑望九州。姜维知道,这一战,只是开始。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